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鹰峰仙

(2012-02-26 22:05:47)
标签:

鹰峰仙

桂东

游记

分类: 解读历史

   解读鹰峰仙

  解读鹰峰仙

作者:陈俊文

   我是有意去游鹰峰仙的。

   2月25日,一个山色空蒙的日子,我与桂东户外活动的一群“驴友”们徒步游了鹰峰仙。

   鹰峰仙是桂东一座山,在县城南面,离城15里,地处增口、流源、寨前三个乡的交界处。

   自古鹰峰仙三条路。我们一行挑选了增口乡侃大村那一条。

   上午9点半钟,车到了侃大村村部,我们从车上鱼贯而下,走了几步,便见到一条清澈的小河。沿着与小河平行的一条简易公路而下,走了百余米,往右过了桥,沿着一条进山的蜿蜒“小路”开拔。

    不久,村庄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大家走进了深山。只见峰峦逶迤,树木蓊葱,云缭雾绕,给人一种清幽、静寂、苍茫的感觉,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没有阳光的照射,苍穹下做着美梦的大山,被我们的笑语欢声吵醒了,散发出大量的清新空气和负氧离子,我们张开大口拼命地“吃”。一路上,我们不时越过娟秀的小溪;不时走进清幽的山谷,不时又爬上了山岗。一路上,东瞧瞧,西望望,远看连绵的山峦、秀丽的村庄,近看一浪浪的梯田、滴翠的南竹、葱茏的杉木和松木……当走到半山腰时,见到一处坍塌的凉亭和它旁边一棵苍劲的老树时,大家情不自禁地停了下来,或照相留影,或欣赏一番。然后,往前赶路。   解读鹰峰仙
    雾,飘来荡去,变幻无常。越往深山,雾,越大,也越浓,如麻雨,浸骨如冰。望着那铺天盖地的大雾,忽然想起先人的诗句“雾多不见山,山在雾深处”。因了这些雾,人仿佛在天上游,而山岭呢,却多了些许朦胧感、多了些许神秘的味道。

    当我们走到村民叫“坪脑楹”的地方时,一幢盖小青瓦的民房在大雾和树木掩映下若隐若现。走进去一看,嘿嘿,是一座寺庙。

   解读鹰峰仙
    平常我们旅游到风景区所见的寺观,殿外金碧辉煌,檐角舒展。殿内佛像威严,香烛缭绕,梵音绕梁,还有晨钟暮鼓呢!此刻,这里全无,简单地令人惊异,神龛是一个简易壁橱,放置了一尊小菩萨。香案水泥砌的,放了签筒、烛台。水泥做的香案,一阶连着一阶,就好像我们家属房的楼梯。蒲团是一个很陈旧的塑料编织袋,里面不知塞了些什么。香炉是一个花钵。解读鹰峰仙
    这就是善男信女们虔诚烧香跪拜,抽签打卦的地方。

    73岁的老黄一个人在热情地招呼大家。老黄就算这乡村寺庙里的主持了。

    老黄说,鹰峰仙的老寺庙已经倒塌了,要去那还有2里山路,接近鹰峰仙的山顶那段,有348个台阶。

    我想,既然不在这里,要解读鹰峰仙就得往上走。休息片刻,继续爬山。解读鹰峰仙
    再往上,路就不是那么好走了。既陡又滑,又荆棘缠身,加上雾大,5米开外,几乎看不清。有一段还差点走失了呢。接近鹰峰仙的山顶时,果真如老黄述说的,一个个台阶由横七竖八的山石砌成,很不规范,有的凸起,有的踏上去还会缓动。台阶外是悬崖,悬崖到底有多深,雾大,看不清真面目。幸而有雾,大家才敢于壮着胆子,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终还是爬了上去。解读鹰峰仙
    雾蒙蒙中的鹰峰仙寺庙早已坍塌了,留下的是一片残垣断壁。原来建造的规模还是可以看得出来,有3栋房屋,屋高两层,石灰、麻石、山石砌筑的墙体直到屋顶,建筑面积大约300平方米。在一间孤零零的沧桑房屋里,我们见到一块漫漶的古碑和一眼山泉水。古碑是民国时期唐遇才写的《民国癸亥年重修鹰峰仙记》。大部分文字还看得清,不妨抄录于此(标点符号另加)。解读鹰峰仙
                                     (此图为好友陈兆雄摄影)

    桂邑之南,距城十五里。福地鹰峰仙……今建筑修整者数次,其顶仙之役其二,为壬寅癸卯。脚仙之役工程,均未有若此次之巨也。□□夫民国□□□□□□主持无人,香火频断,栋垣日形剥落,祠宇日就荒芜。神□失,非有较前更厚之时,力及更固之,人心何能不复旧观乎?癸亥春,亡室病势,祈祷至仙山,鸡语:‘其状,因失。’愿为文出谱,募缘修理,文甫就簿。甫出而善男信之。不数月,遂集成八九百元之巨款焉。是非之可以劝人实由神灵显化。成于是年九月,邑绅王国敷、家兄迪才、外甥国才及族叔□□捐款居多……昼之为居其顶仙。除贯筑墙壁,诸之道改由两边出入,原为避风火。□□神像装演之,□□□□□招斋士供奉,长年香灯,成效即如是之,复民国初之势也。死生有命,鸟知冥冥之,不蒙神灵之引□□。神灵默俗,赐福无疆,是有可断言有爰□□以福乐善者劝之化……(后立了一批捐款人名单与数额)

    民国癸亥年重修,那么,该是1923年的修葺事了。唐遇才撰文说修过数次,特提到了壬寅与癸卯年的两次差遣劳力修理。壬寅、癸卯分别是清代光绪二十八(1902)年和二十九(1903)年。鹰峰仙的仙寺始建于何时?不知道。但依据碑文,至少是清代就有了。

    为何叫鹰峰仙呢?从碑文来看,恐怕是因山上有神鸟(老鹰)显灵而得名了。鹰峰仙山脚下的寨前乡鹰峰村按理就是依鹰峰仙山而得的村名。只不过现在很多人把“鹰峰村”简写为“英峰村”。

    中国古代,科学不发达,封建迷信昌盛,生活中难以理解和解释的现象与事物,常被人附庸上离奇的传说,甚至人为造了许多的神。于是,引得一些人去祈祷、祭拜,以便驱灾、避难、祈福。

    翻阅桂东《清代同治县志》知道,在明、清两朝,桂东的寺、庙、坛、观、庵、祠、仙场几乎到处都是,布满了大街小巷和境内一些风景秀丽的山峦、山腰、山顶。这样多,只能证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古代历史上,偏僻的桂东,文化贫乏,精神缺少寄托,有人奉承,这些祭祀场所才会得到生存。如今,桂东的寺、观、坛、庵、仙场、庙宇屈指可数了,不少地方只是徒有虚名。我想这正是桂东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变化——百姓逐步摆脱愚昧,走向现代文明与科技文化。解读鹰峰仙
    下午4点多钟,我们尽兴归来。

    在侃大村部候车时,有老人告诉我,鹰峰仙山顶上的磨刀石好。有村民说,传说老寺庙屋里的那口山泉水,喝了可以治疗小孩肚痛。过去因小孩玷污了,曾经枯竭过。如今,又有了泉水,说明环境变好了。假若小孩肚痛了,不妨去那试一试。我想,传说归传说,不过,保护环境,倒是人人有责。

    此次鹰峰仙的户外活动,我除了收获鹰峰仙地名的来历,还有一个收获就是,与“驴友们”走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山川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实现了甘甜与共,欢乐相同。

解读鹰峰仙

解读鹰峰仙

解读鹰峰仙

解读鹰峰仙

解读鹰峰仙

解读鹰峰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