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桂花城纪实25)高龙仙探幽

(2010-08-12 22:39:43)
标签:

高龙仙

寺庙

桂东

分类: 解读历史
                (桂花城纪实25)高龙仙探幽

(桂花城纪实25)高龙仙探幽   

高龙仙探幽

作者:陈俊文

桂东高龙仙,是古时的名胜,因小桂山山形蜿蜒如龙,昂首云际而得其名。

神圣的仙山,神秘的寺庙,神奇的庵堂,她成为了佛、道栖息的圣地。

一个秋阳含笑的日子,和朋友一道驱车出城,北行10华里,见到道路旁山脚下竖有一块“高龙仙”的石匾,这便是高龙仙的山口了。

沿水泥砌筑的甬道拾阶而上,便走进了高龙仙山的怀抱。甬道上,杉树下,清风袭来,枝移叶动,神清气爽。拐过一道弯,漫步前行,静悄悄的仙山,也似乎越来越神秘。

一霎间,一幢似农舍样的房屋呈现在眼前,那便是高龙寺,它卧藏在绿树翠竹掩映的山腰。

高龙寺,不高不大,没有雕梁画栋的图景。因我们去的不是寺观重要的日子,故寺庙也不青烟袅袅,也没有敲击木鱼发出的清脆之声,更没有神奇的诵经声飘来。

眼见的高龙寺,土木结构、盖小青瓦,确实显得单薄和娇小。虽小,却有两个宝殿——圆通宝殿和通明宝殿。

左边为圆通宝殿,有楹联一副:

高龙仙紫气蒸腾通上界

玉女石风姿飒爽舞凡空

殿内供奉着人们熟悉的观音菩萨。美丽、慈和的观音佛祖端立于荷花上,左手持莲花,注目凝思。其侧为红孩儿与玉女。

与左相连,右边为通明宝殿,也有楹联一副:

桂水绕仙山山青水秀

高龙盘福地地德龙恩

殿内置有神明的玉帝和财神菩萨。

宝殿之间置有一扇小门,你可径自往来。之间的游墙洞开一扇不大的窗口,刚好可挂那面锣鼓。

殿宇内悬挂有佛幡。备有香烛钱纸,供善男信女焚香点烛祈祷。又有签筒,可抽签算卦,每次2元。

高龙寺门前是一块不宽的土坪,坪中有祈福驱邪的香炉。香炉之后,置有一玲珑的亭阁,似宝塔,盖金色琉璃瓦,飞檐翘指蓝天。亭侧有水槽,青石,阴刻“乾隆十三年桂月颐珠庵此□□佛日置用资五两此记□家正□”遒劲的字迹,不知何方人士雕刻,但从中可一目了然,高龙寺曾是“颐珠庵”。

正惊诧于高龙寺古意不浓时,守护殿堂的老妪说,秉承传统的历史文化,为开发旅游,2004年重建了寺庙,原来的寺观在公路的下面。

史料记载,高龙仙,宋元时就有人建茅棚,元朝时有庵供佛。清朝,黄建善、罗玉瓒等人,捐田建庵,后又有僧人用增口铁山的雷打石,勒石于寺。

“抗日战争时,高龙仙作过茶水接待站,为过往行人、难民提供过不少方便。‘文革’中破四旧,寺庙庵堂的装饰被损毁。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寺庙的房舍用于办学校。后来,学校撤了,不久屋宇寿终正寝。水槽是从旧址搬过来的。”村里的人说。

而今,老寺庙遗存有石鼓、石柱础。

桂东,曾经五里一桥亭,十里一寺观,高龙寺是全县50余所寺院庵堂之一。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高龙寺,一个藏风聚气的神秘场所。背依碧峰,前见千山万岭,万木葱茏。秀丽的山峰,或相依相偎,或起起伏伏,绵延无际。

令人心头一亮的是,村中之人讲述的一个美妙传说。

乾隆年间,高龙仙为通向州府的必经之地,有古道,古道两边荆棘丛生,古木参天。

一日,一位知县(县长)去州府办公差,途经此,见峰峦叠嶂,万松茂盛,奇花异草,百鸟争鸣,白雾烟岚缭绕山间,屋舍俨然,鸡犬相闻,以为是仙境。又见一泓清泉从山脊石缝中汩汩流来,便欣然饮之,口感清冽甘美,遂给泉水取名为“腮泉”,并视该地为鲤鱼上岸——一方难得的风水宝地。于是,将行李寄放在山上,自言自语,倘若回来,行李还在的话,愿在此捐资,扩建庙宇。知县归来,行李无恙,于是乎,兑现了诺言。人们还说,高龙仙寺观的主持——福清高僧圆寂后,葬于庵旁,其墓志铭还是知县撰文的呢!

村民说:“腮泉依旧。每逢夏季洪涝,泉水从没浑浊。冬季即使天干,泉水仍然汩汩流泻。一年四季,四季一年,年年月月,月月年年,从来没有浑浊与干涸过。”

古老的仙山,神秘的寺观,美妙的传说,本就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山可以人化,人也可以山化。人们无限虔诚的献上人间五谷酿造的烧酒、上香供奉仙山,祈寿、求雨、祈福,追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那是人们向往之事。仙山赐福人间,荫庇凡人,那是感恩之事。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禅”乃“悟”也,静也。修禅,以静治烦,去恶从善,由染污到清净,皈依文明,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们永远的追求。

 

              (桂花城纪实25)高龙仙探幽

(桂花城纪实25)高龙仙探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