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郴州日报》发表《桂东的“黄牛”》

(2009-09-27 12:02:42)
标签:

桂东

“黄牛”

分类: 报章发表

桂东的“黄牛”

作者:陈俊文

   在桂东县,有两位耄耊老人,闲暇之余,便窝居在自家的斗室里,拈着笔,蘸着水彩,绘画儿。画得山河壮美,画得动物惟妙惟肖,画得花草儿妩媚舒展。他们的作品令人们喜爱。当问及老人师从何人时,他们说:“凤凰县黄牛,又叫黄永玉的老师传授的。”

   在一个很偏僻的山城里,居然有两位老人都说绘画的老师是黄永玉。他们说的老师到底是不是当代著名绘画大师黄永玉呢?还是某种巧合,另有同名的人?抱着一种崇敬和好奇的心,笔者进行了采访。

   家住桂东县粮食局85岁的郭名煊,是位历尽坎坷的老人。他深情的回忆,1945年,为了求学,他从桂东转学到上犹县继春中学,作为插班生读高二,教他们的语文老师钟品阶,美术老师黄永玉,又叫“黄永裕”,也称“黄牛”。老人随即打开了当年老师和同学的留言本。黄永玉的留言是:“湖南凤凰北门内文星街幼雅园隔壁古椿书屋”。

   老人说,那时,黄永玉很年青,常常穿一件夹克衫,人很随和,也很平易近人。黄老师年龄不比他们大多少,但老师的绘画十分了得。几笔就能把要画的物像勾勒出来。教他们画画,有时在教室,有时在野外,但更多的是在野外。

   黄老师告诉他们,绘画要找特色。画人物时,要发现这个人的特点,是耳朵大,还是眼睛、鼻子、嘴巴大。头发长还是短。画山水树木一样要找特色。没有特色,平淡就没味。绘画要多画,同练字一样,多画几张,通过对比对照,发现优劣。画外景,不要满盘去画。常用两手围起来,做个平时向远处喊话的姿势,用这种方法来取景。绘画同写文章一样,只不过诠释主题是用画来表达。画要有教育意义。画画要贴近生活。

   老人回忆,老师画过一幅“儿童的乐园”的讽刺画。画中有几个儿童攀爬大平桶观玩。大平桶,其时是为了躲避日本人飞机轰炸而准备的一种防护器物,锣大鼓大,似农村打谷的禾桶,有好几十个,摆在上犹县的街上。桶里装满了水,由于大人或小孩常往桶里丢果皮垃圾等杂物,时间一久,没人清洗,桶里污七糟八,臭气熏天,污染环境。黄老师便画了那幅画,发表在江西一家叫《凯报社》的报刊。不久,警察局就把大平桶里的水倒掉了,并洗干尽,做了盖子盖起来。

   还有一次,画了一幅题意“人民养肥了一头大肥猪”的画。其时,担任上犹县三青团干事长的朱朴,人虽长得漂漂亮亮,但对工作却极端不负责,茶楼酒肆,骄奢淫逸。人们恨之入骨。老师那幅画登出后,朱朴碰到黄永玉。

   “凯报里画的那幅画,你是不是在讥笑我?”

   “有一点”。

   “你混帐!”

   “你想一想,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吧!”

    双方争吵起来。黄老师遇事从不示弱。后来听说,那件事,朱朴遭到了顶头上司的严厉批评教育呢!

    黄老师经常启示他们,画那些上课打瞌睡、随地大小便、到食堂偷饭吃……不良行为和习气的画。老师说,画没画好,不要紧,有教育作用就行了。学生作的画,题意好,常常得高分。有些画水平可以,但主题一般,分数也不高。黄老师还要求学生每周交一幅画,每周进行讲评。

    黄永玉是一个怪人。黄永玉署名“黄牛” 。黄永玉信件很多,老师回信或写信时,通常在信封上画一头黄牛作落款。大家一见信封上有黄牛的标记,便知是老师发来或回的。

    黄永玉是个多才多艺的人。老人曾记得,老师喜欢搞木刻,版画刻得好。老师教学生刻画,到福建帮学生买刻刀。老师还是继春中学版画研究会的发起人。

    黄永玉在上犹教了他们一年的书,就离开了。师生之间再没有见过面。头两年,老人还曾写信,可就是没联系上。现还打算写信到凤凰县相关部门联系呢!

    当笔者一脸疑惑时,老人却说:“方亮华当年也在那,他虽比我低一个年级,但他先去继春中学读书。他的画比我的好,他也清楚。他住司法局家属区。”

   按照郭名煊老人说的地点,笔者找到了方亮华老人的家。笔者自我介绍后,老人把笔者迎了进去。

   83岁的方亮华老人是司法局的离休干部。他曾为桂东和平解放做了许多的工作。

   老人回忆,1945年8月考进上犹县继春中学读高中。其时,桂东没有高中,学生要读高中只好到异地。他们那时去上犹读高中的桂东人有:李家驹、邓杰、邓振伦等。继春中学分春秋两季招生。他们编在1945年高秋一班。全班50名学生。学科有:语文、算学、外语(英语)、体育、音乐和美术。美术老师是凤凰县人,叫黄牛。也有人说是黄永玉。但他们叫黄牛老师。

    那时的黄牛老师, 20岁样子。人虽长得不很高,却很活跃,也爱开玩笑。在黑板上写方框时,总喜欢打个不规则的圈圈来替代。老师喜爱木刻,最崇拜古元。古元的木刻很有名气,出版了《古元木刻选集》。

    老人说,黄牛老师在继春中学发起了一个木刻研究会,亲自担任会长,有20个学生加入了该研究会。黄老师把学生的名子一一记下来,到福建福州,为每一个会员做了一枚长方形的证章。证章二三厘米大小,有柄和刀的图型,还有木刻两字的英文简写。毕业后,他把证章带回了家,可是后来还是遗失了。

    亮华老人的陈述与名煊老人的大同小异。

    亮华说,黄牛老师对他们讲过,搞木刻要选好木材,梨木、枣木和樟木是较好的材料,也容易得到。学绘画要构思取景,要学生边听边看演示。黄老师喜欢画生活上的东西,强调实践。曾画过小商摊,一个为了生计而谋生的穷人在卖豆子、花生。也画妇女肩挑手提。常用画反映生活,反馈民情民俗。

    黄老师还经常讲延安的一些情况,也熟悉延安的一些名人。

    老人说,那时上美术课没教材,完全由老师边画边教。黄老师的课,学生们感兴趣,喜欢听,总感到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老师教了很多东西,60多年啦,现在回忆那些具体的实在不记得了。但无论如何,黄牛老师的绘画,受益匪浅,影响了一辈子。

    当笔者一而再问到两位老人绘画成果时,老人在家各自展示了他们的作品。名煊拿出了获奖的纪念品。而亮华老人却亮出了几大本厚厚的书画集,有《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书画名家精品大典》、《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优秀作品集》、《梅兰竹菊福禄寿喜书画精品汇赏》(香港天马出版公司出版)、《当代书画艺术家的梅兰竹菊精品鉴赏》(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等,这些书都收录了老人的作品。可老人却谦虚的说:“画得不好,画画完全是业余爱好。”

《郴州日报》发表《桂东的“黄牛”》

           黄永玉的学生:方亮华的作品入选书画情况

《郴州日报》发表《桂东的“黄牛”》

                黄永玉当年给学生的留言

《郴州日报》发表《桂东的“黄牛”》

                    方亮华作品

《郴州日报》发表《桂东的“黄牛”》

                     方亮华作品

 

《郴州日报》发表《桂东的“黄牛”》

                     方亮华入选书画的作品

《郴州日报》发表《桂东的“黄牛”》

                    郭名煊在作画

《郴州日报》发表《桂东的“黄牛”》 

                     方亮华作品

《郴州日报》发表《桂东的“黄牛”》

                郭名煊作品

《郴州日报》发表《桂东的“黄牛”》

                            郭名煊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摄影与政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