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教师的足迹
(2023-09-27 10:05:16)
标签:
教育文化情感 |
一个乡村教师的足迹
因为父亲、姑妈、姑父都是教师,他从小就怀着教师梦,并且全力追求这个梦想。
二十多年前,他终于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刚到双江中学的时候,学校领导对他说:“小伙子,在乡村教书是个苦差事哦,你能吃得这个苦吗?”他回答:“我不怕苦!教书,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希望领导和老师多传帮带,让我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学校安排他教初二语文。通过一年的努力,他任教班的语文在镇统考中取得了可喜成绩。第二年,学校就把初三班主任及语文教学重担压在他肩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考试中,他班各科都取得优异成绩。送走这届毕业班,学校又要他担任下一届毕业班主任兼教语文。
寒来暑往,他当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兼教语文,一干就是十一年。期间,他接手不少差班,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经过多年的扎实工作及良好的业绩,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同行的称赞和家长的认可。
2003年,学校让他兼任双江中学团支部书记。担任团支部书记期间,他积极协助学校抓学生德育工作,两年的团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获得同事和学校、联校领导的好评。
2005年,上级领导研究决定,让他担任双江中学副校长。他掂量着:此前我“管”学生,现在不但要管学生还要“管”教师了,能做得好吗?他思忖着:事在人为!我是由无一点教育教学经验的毛头小伙,通过多年学习和锻炼,不也干出了一点成绩吗?只要自己吃苦耐劳,发奋学习,相信能把副校长的工作做好的。他即给自己定铁律:要老师学生做到,自己必须先做到!
老师看到他工作尽职尽责,为人正直,无私心杂念,都配合他的工作……当副校长那段工作经历为日后的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乡村学校教学环境很差,如何改良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他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他想方设法让民营企业家刘珍如捐资四万元为双江中学修建了操坪。在他的努力争取下,后来刘珍如又无偿捐资两百万元为团山镇新建一座小学。
他的工作得到了县、镇及学校领导的称赞。上级领导观察到他有培养前途,把他调到界岭乡中心学校担任仪电保卫专干。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他被调到流泽镇中心学校担任仪电保卫专干。仪电保卫专干,行外人觉得轻松。其实隔行如隔山,里面有不少具体、复杂、细致的工作要做,他都做得很好。干一行,爱一行,几年下来,他的工作又得到同行的称赞,领导的好评。
在流泽镇工作期间,他单独处理了几个棘手的事情,他从中得到了锻炼,掌握了特殊情况下的一些工作方式方法。
第一件事是废除人家坪学校与某农户的一个协议。人家坪小学与学校隔壁村会计家签订了不合理的协议。那会计提出:要允许自己的妻子下课时间到各班叫卖零食,才准学校给学生开中餐。为维护学校权利和学生利益,他花了不少时间,挨了不少骂,终于取消了那个协议。
第二件事是要回了大塘小学五万元老板捐款。流泽企业家曾小山为大塘小学捐款三十五万元,基建用去了三十万。该小学所辖两个村知道学校还剩五万元,就打起了这笔钱的主意。某村要修一条经过学校门口的公路,村支书要学校出一万元修路。不管学校怎样解释余款的用途,该村还是硬拿走了七千元。另一村知道此事,村支书找到学校,无论如何也要给钱修公路,该村又拿走了五千。不久,原来那个村要修第二条公路,又要学校补偿。余款是唐僧肉啊!中心学校校长知道他的工作能力与魄力,就派他去处理这件事。
在流泽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反复做工作,两个村支书记当场把拿走的钱退还给学校。五万元余款保住了,但他赶早摸黑、费的口舌,所遭遇的尴尬、咽下的辛酸,吞下的苦果只有他自己知道。
第三件是斤冲小学拆建的事。中心学校校长让他带五千元作拆迁费,要陈老板拆老教学楼,把建新教学楼承包给老板。他请来斤冲小学所属的六个村支书开议教会,促使大家议定:学校的拆迁残值抵拆迁费,并要求陈老板捐一万元给学校买课桌。星光不误赶路人,勤奋回报有心人,事情终于办成。
处理这三件事,虽困难重重,但结果是圆满的,他的工作能力也从中得到了提高。
2014年,他调任团山镇中心学校任人教副校长。从老师到学校副校长到中心学校仪电专干到中心学校副校长,“官”越作越大,他觉得责任却越来越重。
团山是边远乡镇,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并且严重缺员,大多数老师包班,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很少。他想方设法申请到了教师进修学校安排团山镇学校和城区学校手拉手的活动。连续三年,他全程参与并主持每一次活动,团山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大大提高了。他在团山人教岗位上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分内分外事都争着干,有教师对他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勤奋务实、最正直善良的领导!”得到这样的评价,他觉得心满意足了。
2020年,他调往杨桥乡中心学校任校长。杨桥是邵东纯粹教育发源地和师德养成教育先行区。要保持这两个“招牌”,他和中心学校党支部创办了《杨桥纯粹发源地》电子版刊物,着手筹建《百年名校校史陈列馆暨杨桥纯粹教育陈列馆》……短短两年,杨桥中心学校取得了不少成绩:党建工作获邵东市第一名、获省心里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常规工作获市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获市三等奖、仪电工作获市先进单、教职工排球赛获市一等奖等等。
在教育战线上,作为一名班主任,他心有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润物无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作为一名仪电保卫专干,他一心为公,恪尽职守,敢于担当;作为一名中心学校副校长,他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心系全镇教育;担任杨桥乡中心学校校长期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去年,他被调往邵东市内任职。
他,就是邵东市城南小学校长刘雨春,一名普通的乡村教育工作者,卅年教育生涯,艰苦备尝,他不忘初心,牢记党的教导,一如既往在邵东教育这方沃土上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一窝汗水,心无旁骛,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