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元节里悼三姐夫

(2022-08-12 14:47:04)
标签:

情感

悼念

佛学

中元节里悼三姐夫

712 日,接大妹电话说三姐夫病危,我即和三姐通话,才知道姐夫患胆管癌,已经是晚期。我的心陡然下沉,三姐夫来日无多了。

18日晨,三姐发来微信:“你家元哥于今日凌晨3辞世。”家元哥远行回 不来了,我泪水盈眶。

亲人群里惊闻噩耗。大弟在长沙哀悼:痛悼三姐夫于2022718日凌晨三点与世长辞!亲情永别,山河同悲。家元哥一路走好。三姐一家节哀保重!

二弟也在老家悼念。在全国各地的亲人一片惊叹:“太突然了!”“怎么突然走了?”他们岂知,长辈担心后辈惦念、担忧而没有明言。特殊时期,人生不易,年轻人要打拼生活啊。

通过收集到的资料,注目一本本荣誉证书,凝视遗体捐赠证,阅读“拾金不昧”的感谢信,看过他同事发的微信……三姐夫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丰满高大起来: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纯洁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姐夫冯家元,安徽人,出生于1935年十月。家贫,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伯伯带养,送他上小学、中学到上大学,寒窗苦读十几年,成为了我国航空工业优秀的飞机设计师。从苦寒到甘甜,最后在航天工业部高级工程师职位上退休。

三姐原就读于南京航空学院,后转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工作。三姐和三姐夫都在三机部(后来的航天工业部)下属单位工作,单位原在襄樊,后迁南京。

三姐夫从小在苦水里浸泡,深知人生艰难,到后来身份改变、生活环境不同,但还是克勤克俭,想着别人的难处,考虑人家的困苦,这里帮人一手,那里拉人一把,不分亲疏。

三姐夫所做的这些事情,从他的同事发的微信可见一斑。

“老冯为人坦荡,是最值得我敬佩的好同事,都上岁数了,更是惦念和挂牵。我衷心祝福老冯健康长寿。”

“我和老冯的关系非同一般!想当年,我刚到609所,遇到家里经济安排不过来,就向老冯借贷,老冯二话不说,有求必应。虽然次月领了工资按时奉还,但我们对老冯的热情,十分感激,这份情我们牢记心里。我主持室里工作时,老冯给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遇到难事,我也愿意找老冯商量,老冯总是推心置腹,毫无保留。和老冯共事多年,互相尊重,从未红过脸,是何等可贵难得难忘呀!老冯为人正直,仗义执言,心善心诚,这是我一直钦佩老冯的地方。”

看到老冯不幸辞世的微信,我们深感惋惜和悲痛,望老冯一路走好!我们与老冯相识和共事50多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事业心很强,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事亲如兄弟姐妹,助人为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优秀品质永远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你们是伟大、纯粹、开明的人,把一生贡献给了航空事业,走后又把自己捐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你们的精神值得赞扬!”……

三姐夫一生勤奋节俭,从不曲意逢迎。他同情弱小,赤诚待人,见善为敬,遇恶则仇。从我三姐及兄长回忆三姐夫的几段文字里,可了解他的品行。

“你家元哥是一个心善心诚、正直、仗义执言的人,对上级从不阿谀奉承,有意见和看法直言不讳,甚至顶撞领导。对同事却亲如兄弟姐妹,尤其是对单身职工照顾体贴,有人生病了,要我做吃的,他送到医院病室。平时节假日常约他们来我家吃饭相聚,调走的同事现在还和我们经常联系。”

“我们的邻里关系也非常好。在襄樊时,一位邻居夫妇常吵架,男方脾气大,施家暴。我们常去劝架,有时遭误打。多年后,我们在南京相遇,女方及其子女说我们是救命恩人。男方也对自己当时的行为很懊悔。”

“你家元哥助人为乐。他单身时,经济比一般拖家带口的宽裕,不少同事向他借贷,他毫不犹豫出手相助,有时现金不够,就拿出存折让他们自己去取。”

“当然,你家元哥也有缺点,脾气急躁,易发火,主观,甚至有点固执。我也有脾气,不服输,太自信,因此我们之间也有争吵。他的性格与他的甲亢病有关,据说也是引发这次夺命之症的根源……想到这些,我泪如雨下。”

“那年三姐夫来邵东,我们在客車上看到一纨袴子弟欺负一个老农,姐夫见状,挺身而出,对那人严辞斥责。”
  
“为了让女儿顺利就读武汉大学,三姐夫曾羞涩地告诉我:确是违心地买了好些礼品,也不知用什么办法递送。他是一个对复杂混沌的现实世界根本不了解的人。”

“那年三姐夫全家到长沙,和我一同去我岳父母家拜访,几个亲人邀他打麻将:块钱一炮。三姐夫听后大惊失色,嘴里差点蹦出赌博二字。众人纳闷:此书生怎的对世风时俗如此不了解?不过,三姐夫入乡随俗还是玩了几圈。”
   
“有几年南京市分时段计算电费交纳,晚九点后电费便宜。他每天抓紧这个时段烧好几瓶开水,为的是节约几毛钱电费。但他支助经济困难的亲人,无论是安徽亲属,还是湖南弟妹,从不计较出手大方……
    我和三姐夫只见过三次面,交往甚少。

第一次相见,觉得三姐夫高大帅气白净文雅,一身知识分子气。

那是上世纪中期,家元哥和三姐结婚后回湖南邵东探亲,在二姐教书的周官桥学校住了几天,我得到消息后去看望他们。当时我是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寄人篱下穷得叮当响的泥腿巴子光杆司令,家里要什么没什么,两只鸡追着我讨食,抓只母鸡抱去看望他们。当时,我被时艰困囿、受成分桎梏,低贱卑微穷困潦倒。后来三姐夫常督促三姐常寄钱回家。

第二次是1988年,三姐夫、三姐和兄长一家到我家住了两个晚上。此时,我人生有了重大转折,教书了,有了自己的房子,两个孩子出生。三姐夫说:“你一女一儿,正是个‘好’字!”还夸我妻子像男子汉,做事力帮,挑百斤担子如同闲庭信步,煮饭烧茶杀鸡宰鱼手脚麻利。

这次听三姐夫说他们单位是国防科研单位,他们科室是专门研究飞机燃油系统的,说我三姐是在负责复查图纸的科室。这次相见,我觉得三姐夫待人和谐可亲,说话轻言细语,但有点不懂农村人情世故,应该是他从学校出来就进入国防保密单位的缘故。

第三次是2014年夏,女儿领我和她妈及她儿子游览上海、杭州、苏州、乌镇、桐乡等地,特意到南京看望三姐夫一家,他们非常高兴热情招待,和他一家老少三代欢快聚餐。

这次三姐夫还和我谈了下厨做菜,说他拿手菜是一份汤菜,食材是金针菇、鹌鹑蛋、精肉丝、高汤等等,说怎么怎么烹饪。一介书生、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整天和电脑数字图纸飞机打交道,想不到三姐夫下厨也条条是道,仅仅是做个菜汤啊,如此讲究,如同他做事业。

这次相见,觉得三姐夫知识渊博,谈问题条分析缕,看事物精辟透彻,干工作一丝不苟……和他交谈,受益良多。

想不到南京一别,竟是“一别音容两渺茫”,从此相隔成阴阳。呜呼!

三姐夫走了!突然地悄然地走了!没有讣告,没有花圈,没有遗体告别和追悼会,没有坟茔和墓碑……为祖国的航空事业,为单位的同事和战友,为家里的兄弟姊妹及后辈,他奉献了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为祖国的医学事业他又慷慨无私地捐赠自己的遗体。

一个个亲人从眼前离去,不禁悲从心来。这些年我先后送别了四姐夫、二姐夫、二姐、大姐、大姐夫。

人到老年,在送别亲人的同时,也在不断送走自己的余生,这是人生必然经历的阶段,这种感受越来越深越来越强烈了。

三姐夫一路走好。祝愿我的亲人在天堂安好。

附记一:大妹夫黄家发赋诗悼念家元哥逝世

襟兄冯家元是航天工业部六、七十年代高级飞机设计师,晚年退居南京,于2022718日凌晨3点逝世。赋诗一首痛悼之。

航空事业老黄牛,历尽艰辛志未休。

垂老金陵安晚岁,违和身体有余愁。

期颐正望天伦乐,耄耋空嗟佛地游。

解脱人生苦同累,犹存风范得长留。

附记二:中元节祈祷

人死了还想着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是高尚的人格和至高无上的社会道德之体现。遗体捐赠能提高自信和自我的社会成就感、会增强自我的爱他情怀。

“爱”,多种诠释,给人温暖、给人欣慰、给人感动……捐赠遗体这种爱,超越血缘,超越亲情、友情和爱情升华为对生命的爱,对社会、对自然的爱,使爱的意义更深远,让爱的精神更超凡脱俗!三姐夫是具有这种慈悲为怀大爱无疆的人。

凝视家元哥的遗体捐赠证,觉得他们(三姐夫、三姐和他们亲家四老都领取了遗体捐赠证)的三观、精神境界、对生死丧葬的淡然超然,对事业对祖国真情之爱,有多少人能企及?

中元节到了。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乃我国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三姐夫是农历六月二十去世的,距今不到一个月,他遗体尚在,灵魂却远行。在中元节里,我默默祈祷:在天堂的亲人安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榨油记
后一篇:家乡那事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