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不分级、心梗不分壁、身高血压值
关键词:血压不分级、心梗不分壁、身高血压值
如果一百多年连高血压标准都搞不清楚,那么作为基层医生就没有必要把血压分级、心肌梗塞分壁的事情搞得太明白了。
测量患者血压时超过120毫米汞柱,高多少没关系告诉患者该注意控制自己的血压就是及格的水平了。基层医生见到心电图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哪个壁不重要,让嚼服阿司匹林含救心丸及时转诊到医院抢救就是优秀了。
如果现在的医生知道用“身高血压值”(身高毫米÷13.6)指导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那就应该加分了。如果医生知道还有一大批“低值-高血压”(2021年9月刊《医师在线》《“身高血压值”“低值-高血压”“基础血压值”在临床中的应用》)的患者靠抗凝、补气补血、活血化瘀、换季输液等待140毫米汞柱高血压标准的到来马上给予纠正进行妥善处理那就是满分水平了。
毕竟人类对高血压的认知至今还停留在对外国死亡人群生前血压140/90毫米汞柱平均值的水平,一些低于1米90身高的人“多发性腔梗”“陈旧心梗”“心肌供血不足”
连治疗的机会都没有就悄悄的走掉了。
不懂基本物理学的统计学家忙了一百多年都没忙明白为什么人类心血管病死亡构成比总在40%以上。很多医生不求甚解,至今不明白大人的血压比小孩高的道理,只知道对成年人高血压的治疗,不知道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中有很多高血压患者也需要进行早期干预治疗(2021年9月刊《医师在线》《未成年人高血压用药指南》)。所以,医生重新学习点基本物理学知识很有必要。
医生不应再吹毛求疵,坚守“血压与身高没关系”的谬论,把“血压不分级”、“心梗不分壁”、“身高血压值”的事情搞明白就不会越俎代庖,心血管专家的事留给专家去干。这样,在实际工作中能拯救更多的患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