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领域的适宜技术
——纪念NAH降压技术36周年
1988年3月在门诊工作中发现了硝苯地平(N)、阿替洛尔(A)、氢氯噻嗪(H)小剂量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的适宜卫生技术,从此改变了单一用复方降压片降压治疗的模式。
1992年7月10日“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系统在人群高血压病防治中的推广应用”技术通过鉴定纳入河北省《心脑肺血管病防治方案》。
1995年6月“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系统在人群高血压病防治中的推广应用”技术应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在首届“世界高血压控制大会”交流(渥太华)。
2003年10月8日“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系统在人群高血压病防治中的推广应用”技术纳入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适宜卫生技术推广计划。
2007年“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系统在人群高血压病防治中的推广应用”技术通过卫生部验收继续推广。
从1988年至今“NAH降压技术”为什么能在36年的高血压防治领域很好的发挥作用?首先是基础理论过关,解决了高血压最根本的血液动力学障碍——体循环阻力增加。在血压下降的同时用减慢心律和利尿剂缓解了血压下降后出现的心率加快和钠水潴留的现象,达到了小剂量联合用药阶梯式平稳降压(2003年11月13日《健康报》《小剂量联合用药阶梯式平稳降压》)的效果。而且,成功的将微机系统引入到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事半功倍,推动了我国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