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血压为啥会发生脑卒中关键词:高血压
脑卒中
“医生好!我来给我母亲取降压药。顺便问一下,我父亲的血压平日都在120、130,半月前夜里去厕所就迈不开步,120拉到医院时还能走路,住院时给输的通血管的药后就半身不能动了,现在恢复的可以扶着墙走路了。我一个同事的父亲也是这样,住院输液后加重,是不是医生给输液输的?现在医院是不是都这样的过度医疗”家属越说越激动,眼睛里闪烁着泪花。
“您父亲肯定是高血压病人,没有高血压得不了脑血栓,而且他肯定遇到了什么烦心的事,血压波动了。他的身高是多少?”
“1米68,平日我母亲量血压时总顺便给他量血压,从来没高过。”患者家属想了一下,“他多年前得过脑干出血,出血量很少,好了以后血压再没高过。最近家里确有点烦心的事,这次发病当时的血压是170多。”
“脑干出血能活过来太不容易了,省里发现我做这项NAH降压技术的那位处长就是高血压脑干出血过世的,那年他来到我院时我还给他测量过血压,150多,他平时烟瘾大一些。在那个年代医学界规定的高血压标准是160/95毫米汞柱,咱还觉得他血压控制的还可以。发病时他听说自己得的是脑干出血,当时眼泪就出来了,所以你父亲已经是大难不死了。
“老师讲课时说,凡是得过脑出血的患者,发病后的血压应该控制在110毫米汞柱,你父亲就是血压没控制好。再说,现在医学的高血压标准是140毫米汞柱订的过高,人们普遍认为120、130的血压是很好的血压结果把很多人都耽误了。按照‘身高血压值标准’他平日的血压应控制到124毫米汞柱以下,加上有脑干出血史就应该控制的要更低一些。
“平日血压不高只是瞬间测量的血压,有的人是夜间高的,有的是早晨高的,有的是下午高的。还有很多更麻烦的‘低值-高血压’,年轻时基础血压低,年龄大一些血压到100、110,在别人看来是血压偏低,但对他们自己来说已经是高血压了。所以,看似简单的被人小瞧的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并不简单。说白了,咱明知有些人要发病好言相劝但咱拦都拦不住。
“脑血栓发作就是有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很多患者都是走进医院的,由于病灶充血水肿吸收大约一周后才能逐渐减轻,还会留下后遗症,而入院后病情逐渐加重的情况常常被家属误解是过度医疗导致的。脑血栓后遗症加强伸肌训练恢复的要快一些,一个月内功能恢复是最显著的,3个月到半年内还能恢复一些。
“一般来说没有高血压就没有脑血管病,现在天津某院在CT引导下取栓很成功,但遗憾的是很多的医院做不了。有的医院取栓成功后患者病情虽然缓解但不注意控制血压造成住院期间脑血管病再次发作甚至死亡的情况。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控制血压都是第一位的。
“既然您父母血压都高您的血压也会有问题,子女的高血压是一半的概率,我给您量一下”。
“您的血压是160/88毫米汞柱”,大概是她心情激动了,等了10分钟再测一下,“您现在的血压是126/86毫米汞柱”,这就对了,低压一般不受环境和情绪的影响。“您的身高不到1米60,这个血压还是高,建议您改日再量一下血压”。
“上次我带我母亲来就诊您也给我量了血压就是这个数,您建我吃降压药我没吃,我才30多岁”。
俗话说“信则灵”
她就是遗传性高血压患者,靠减重、运动、控制情绪等非药物治疗效果都不好。大家都痛恨现在医疗腐败,但不知道预防高血压的厉害。心脑血管病通过降血压是能预防的疾病,“身高血压值”的发现可以迅速终止亿万高血压人的心脑血管病“井喷”的现状。不知道她是否能汲取长辈的教训,更不知道她能否接受“身高血压值”标准的理念。
我给很多高血压患者的家属都量过血压,举手之劳么,这比每年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上街在马路边义诊大海捞针的概率大多了——50%,但很多人自信自己得心脑血管病比中百万大奖的机会都难。早年一位在电视台露过面的某厂领导来看难治性高血压,咱面对面戒烟忌酒按时服药的健康教育,数日后他拖着无力的左腿来复诊时眼睛里都是悔恨的泪,还能怪谁?对任何患者咱只能点到为止,免得人家疑心太重。毕竟,人各有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