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高血压防治网铺向基层
河北秦皇岛市港口医院 刘建一
卫生部2003年将“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软件系统在人群高血压病防治中的推广应用”纳入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的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两年来我们在卫生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中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建设万里行”活动,在三年内完成全国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单位的推广。
微机管理 明信片随访
1896年人类诞生了第一台血压表,开始了对高血压病的研究。1940年人类开始了降压药的研究。1978年WHO制定了阶梯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案。几十年来由于在高血压病根治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治疗高血压的方案始终处于不断修改中。由于缺少规范化的防治手段,大范围开展人群高血压病防治工作还没有真正启动。
1978年WHO对高血压病推荐使用阶梯治疗的方案,由于未能令人信服地证明降压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人们怀疑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的生化副作用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因此,1988年美国JNC提出了新的阶梯治疗高血压方案,并将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与原一线药物利尿剂、共同列为新的一线药物。我们从1989年将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分成不同的阶梯剂量,三种降压药联合用药(简称NAH方案),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各药物剂量,保证了患者血压平稳下降。对药物剂量过大或伴有心衰的患者加用卡托普利,对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增加长效换代的药物或加用其他种类的降压药物。
这种治疗方案采用了小剂量阶梯式的联合用药,改变了用药的固定模式,而平稳的降压疗效调动了医患双方的兴趣,提高了患者治疗的顺从性。又将电脑微机引入人群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保证了大样本资料的处理。由于采用独特的疗效评分和药物治疗效果的评分,使以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数千名患者的统计工作现在几分钟即可完成。同时,治疗药品的消耗种类、数量,治疗成本的投入与产出随时上报,并随时提示或打印未能及时复诊患者的名单,因此,“小剂量阶梯式联合用药,微机管理,明信片寻访”的模式,切实成为了医生的有利助手,也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已逐渐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
评价控制效果的客观指标
1978年我国曾设定药物降压效果的评定标准,但这仅说明了降压的幅度,却并不能说明远期的疗效。一些药物试验虽然降压效果理想,但因猝死增加而终止试验。鉴于国际上的经验,采用死亡率来评价某项干预措施是客观的。采用心脑血管死亡率的绝对事件发生率来评价高血压人群防治指标更容易得到公认。实际上,心脑血管死亡率的绝对事件发生率的下降,就意味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而后者正是评价社会制度的三项客观指标之一。采用社会制度的评价作为客观指标,是摆脱多年来学子之间就血压降低水平争论的捷径。
面对我国平均每天发生7000例心血管病事件的严峻现状,我们已经没有等候的余地。为了推动我国的高血压防治网络建设,高血压防治微机软件由我们免费提供给各地区网点使用,并向新建网点捐赠了380余台专用微机。为加快推广速度,我们组织了中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建设万里行活动,2005年3月创下单月建立网点96个的最高纪录。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给予项目启动资金,一次性部署了60个网点。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科技司的领导亲临现场指挥,使中国的高血压防治工作由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由医疗科研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由以城市为主向城乡并举转变;由高层向基层转变;由专业行为向群众运动转变,由卫生部门向全社会转变,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我国大幅度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奠定了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