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0毫米汞柱毁了1790万人的生命

(2024-06-18 21:42:26)
标签:

死人生前血压平均值

分类: 杂谈
140毫米汞柱毁了1790万人
关键词:不怨天  不怨地  只怨自己不争气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于任何其它死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每年有1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相当于每3个死亡病例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来自世界心脏联盟(WHF)的数据则显示,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超过5亿。
医生不懂身高血压值是医学的遗憾:
     国内外专家的共识——心脑血管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目前我国每年心脑血管病死亡事件超过300万。大家不知道现在国内外80亿人执行的高血压标准是没有统计学标准差和身高对血压值影响因素的西方心血管病死亡人群生前血压140mmHg平均值的高血压标准,使亿万人群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功亏一篑。
    一些医生至今还不知道自己儿时的血压自己18岁成年的血压的原因是身高因素导致的,不知道不能用每个人的血压对应流行病学大数据的"正常血压""高血压"的血压平均值。所以,140毫米汞柱高血压标准每年毁了1790万人的生命。其中,不乏英年早逝的医生。
患者不懂身高血压值是患者的遗憾:
    按照基本物理学原理,140毫米汞柱心脏射血的高度可以满足1.90米身高人头部的血液供应;110毫米汞柱心脏射血的高度可以满足1.50米身高人头部的血液供应。现实是无论患者的身高有多高,血压不到140毫米汞柱得不到医疗救护
    另一方面,一些患者虽然听懂了身高血压值的道理,心电图也有缺血改变,但是仍担心着降压药副作用不敢用药。使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无从下手。
身高血压值诞生用了20年时间: 
    1988年3月我们开展了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1996年之前我们沿用了国际160/95毫米汞柱的降压标准,不到160/95毫米汞柱标准坚决不给患者用药。直到1996年140/9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标准问世,我们严格的执行了新的标准。
   遗憾的是,在单位民管部每年领职工丧葬费的部门我见到了一个个高血压患者熟悉的名字。令人诧异的是他们生前的血压都已经在高血压门诊将血压降到了140/90毫米汞柱以下的水平,其中不乏本局下属学校按时服降压药按时复诊的高级教师。因此,我开始怀疑国际140/90毫米汞柱高血压标准的正确性。
   2007年9月《健康报》刊登了国家体育训练总局医生发表的《运动的好处》整版的文章,文章中还专门提到血压160/100毫米汞柱的人怎样运动。
    医生们都知道要测量患者的血压必须要停止吸烟,排空小便,半小时前停止剧烈活动,静坐休息5-10分钟,那静坐后血压160毫米汞柱的人在活动时血压通常升高40-60毫米汞柱,那么,活动的即时血压就会升到200毫米汞柱危险的水平。
    用13.6汞密度可以换算出心脏喷射血液140毫米汞柱的1级高血压是心脏射血到1.90米的高度,180毫米汞柱的3级高血压是心脏将血液喷射到2.45米相当于天花板的高度,血压200毫米汞柱的实际高度是心脏将血液喷射到二楼的水平(忽略血液的比重1.050-1.060)。有些患者不接受治疗是不知道心脏射血的实际高度。
    水银柱的毫米×13.6汞的密度 = 血液实际射血的毫米
    我与《健康报》记者联系申明了观点,站在健康教育的角度我撰写了《血压换个表述方式》和《了解自己心脏的实力》二篇文章发表在2007年9月17日的《健康报》上。
    当时我没有考虑到血压会与身高有关系,直到年底突发奇想,每个人身高不同,血压会不会与身高有关?我将身高变成毫米,除以13.6汞密度:
    身高毫米÷13.6(汞密度) = 毫米汞柱
    瞧!就这么简单。解释了1998年以后本局职工为什么血压降到了国际140毫米汞柱标准仍发生了心脏病死亡的情况。这一发现比2015年11月美国提前结题的SPRINT实验中发现的140毫米汞柱以下的高血压患者仍然可以发生心血管病事件的结果早了8年。
    为了论证身高血压值在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我用2016年入网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与5万人口社区心脏猝死的情况进行了对照,撰写了《身高血压值在人群心血管病防治工作的应用》(2017年6月刊《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并于2017年9月发表了《用身高血压值修订140/90毫米汞柱高血压标准》的文章(2016年9月刊《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比央视1台介绍美国宣布高血压标准下降的消息早了3个月140毫米汞柱毁了1790万人的生命

    循证医学是纠正医疗实践中的错误,并非单纯的学术交流,现状恰恰是扭曲了客观事实为了学术而学术,否则,改变目前国人300多万心血管病事件死亡“井喷”现象就是让百姓明白一句话的事情——血压不能超过身高。

140毫米汞柱毁了1790万人的生命
    医学界为了学术交流维护错误的没有标准差的外国死亡人群生前血压平均值作为世界80亿活人降压治疗用药的标准,每年带走了1790万人——值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