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心脑血管病缺标准和技术
关键词:身高血压值标准
降压适宜卫生技术
经过各界近30年的奋斗,我国多项心血管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或接近领先水平。但是,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26.91/10万,农村居民为135.88/10万;中国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35.18/10万,农村居民为164.77/10万(《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2021》)。如果我们开展人群心脑血管病防治采用先进降压标准和降压适宜卫生技术就会如虎添翼。
执行身高血压值标准:
2008年以基本物理学原理为基础的“身高血压值标准”(身高毫米÷13.6)问世颠覆了一百多年西方保险公司为了减少理赔的即缺少实验基础又缺少统计学标准差的心血管病死亡人群生前血压的算数平均值160/95毫米汞柱人为制定了高血压标准。1998年各国医学专家将140/90毫米汞柱制定成高血压标准,继承了统计学家用心血管病死亡人群生前血压的算数平均值的思维模式而人为制定的高血压标准的错误印影响了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所以,普及“身高血压值标准”势在必行(2015年9月7日《健康报》《降压
从身高血压值标准抓起》),我们应将“身高血压值标准”原理告诉患者,使其多一种选择。
尤其是告诉患者心脏是保证大脑供血的,1米50的人血压110毫米汞柱的压力大脑供血就够了(2011年9月13日《健康报》《身高不同血压有别》),不要再坚持心脏喷血到1米90高度对应的140毫米汞柱再做治疗(2008年3月31日《健康报》《高血压前期应该治疗》)。
采用降压适宜卫生技术:
1988年-1990年我们完成了“小剂量联合用药
阶梯式平稳降压”(2003年11月12日《健康报》《小剂量联合用药
阶梯式平稳降压》)的降压治疗技术。1991年-1992年我们完成了该项技术的微机化管理。1995年6月我应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的邀请在渥太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血压控制大会”交流。1996年10月我应中国两院院士吴英恺教授的邀请在北京安贞医院召开的“多省市心血管病流行与防治会议”上介绍了这一技术。2008年10月8日,我们的降压适宜技术与微机管理技术纳入了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适宜卫生技术推广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2003)17号)。
至今我们的降压适宜卫生技术在国内外心血管病防治领域仍独占鳌头,已经在几千家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如果能有机会再继续推广普及应用这项技术一年内我可以解决全国布网,把国人的脑卒中发生率降低一半,死亡率降低70%,达到3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广的首钢心血管病防治经验报道的脑卒中发生率降低54.7%,死亡率下降74.3%(2003年3月第37卷第2期《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水平。
当年我用的微机治疗了几千名高血压患者,硬盘是1个G的,当年来我这的学员都是一指禅,现在有手机的医生全都能操作这套技术系统。
告诉您一个小秘密,我们的微机管理技术绝不是只能接诊这几万名高血压患者,除了与手术沾边的几千种疾病全部能拿下。因为,这是一名医生一生的办公工具。现在国内外的医疗机构只有我这能瞬间调出30多年前数千名高血压门诊就诊病历,就人群高血压防治这点小事不用兴师动众,早就水到渠成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