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人应知道的基本常识
关键词:不能够治愈
不能够自愈 身高血压值
由于过去几十年我们执行了西方心血管病死亡人群生前血压平均数的“标准”导致了每年300多万人因高血压相关疾病死亡。所以,“身高血压值标准”(身高毫米÷13.6)是人生健康第一课。如果您不想英年早逝把您的血压控制在“身高血压值标准”以下就可以远离心、脑、肾、眼血管病。尤其是“低值-高血压”人更要注意将血压保持在18岁之前的生理基础血压水平。
常见的错误1:
用一百多年前延续至今的西方统计学家对心血管病死亡人群生前血压的平均数“标准”衡量自己血压。
血压是人体的基本物理学现象,与自己的身高有关,与父母遗传基因有关,与别人的血压没有任何关系。目前西方人制定的高血压140/90毫米汞柱只适用于1米90身高的人,所有低于1米90身高的“矮个子”人执行这一标准都是吃亏的,个子越矮的人吃亏越大,吃亏越大寿命越短,知道得越早越受益。
强调全世界的80亿人口执行一个没有标准差的心血管病人死亡前140/90毫米汞柱平均数是学术界为了各国医学学术交流方便,为了统计学的方便,毁了所有低于1米90身高的“矮个子”高血压人的健康,违背了医学的初衷。
如果您不是医生,不准备写论文晋升职称,返璞归真保护好自己的健康最重要。等140/90毫米汞柱到了“心坏了”再治疗,再享受医保报销并不是聪明的选择。退一步说,有的西方国家治疗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可以报销,由于很多降压药早已经过了保护期一个月的药费不够一盒香烟钱,所以门诊治疗高血压是不予报销的。再傻的人也不能傻等到西方死人生前血压平均值再看病,用别人错误的血压标准惩罚自己。
常见的错误2:
为避免各种药物的副作用,药物治疗的过晚。
遗传性高血压不能自愈,不能治愈。血压高1毫米汞柱,心脏每天要将100公斤的血液举高1米。所以,凡达到“西方心血管病死亡人群生前血压平均数“标准”都要历经5-10年的时间。
因为治疗过晚,现在体检中很难见到正常的心电图,教科书对心电图缺血的判断标准是基于几十年前医生对160/95毫米汞柱高血压标准以下没有自觉症状的人心电图曲线的描述。1998年人们将160/95毫米汞柱高血压标准修订为140/90毫米汞柱高血压标准后教科书没有修订心电图缺血的判断标准,所以,现在很多心电图心肌缺血都被“大致正常”结论掩盖,继续耽误了对高血压患者病情的判断,使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期后延。
常见的错误3:
过分强调舒张压(低压、小压)的危害
舒张压对人体的危害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并且假设了心脏本身供血靠舒张压的悬念。至今人们解释不清舒张压为“0”的现象,甚至
,西方2009年-2015的SPRINT实验就闭口不谈舒张压对人体的损坏情况。因为,高血压对人的损坏主要是收缩压导致的。
一百多年来学术界将收缩压与舒张压并提给人们的错觉是彰显了血压的高深莫测,实际上是百年的误导。
只要把收缩压降低到身高血压值的标准以下就是安全的。例如:1米50身高对应的收缩压是110毫米汞柱,按照20毫米汞柱的生理血压波动底线值收缩压可以在90毫米汞柱(教科书正常收缩压的底线值)。所以,保持收缩压的正常就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