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警戒线——身高血压值
关键词:高血压
血压警戒线
高血压的危害众所周知。高血压开始治疗的标准是医生的专利。但是,医生也有错的时候。1998年医生发现过去执行了几十年的160/95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标准错了,专家一商量就将高压的标准降下来20毫米汞柱,低压的标准降下来5毫米汞柱。
2017年美国医生发现过去执行了二十年的140/9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标准又错了,错了就改,于是美国诞生了130/80毫米汞柱的高压的标准。
实际上高血压的标准从诞生的那一天就不是正确的。因为,保险公司聘请的统计学家只为了减少理赔计算了死人生前血压的平均数,忽视了人体从3岁长到18岁身高从1.30米-1.90米高度之间的物理学因素对血压的变化的影响。
其二,延续高血压标准错误的另一个原因是,意大利发明家对血压计水银柱升高的毫米数对应的血液实际升高的毫米数(血液比重1.050-1.060)没有在相应的位置标记出来,使水银台式血压计在一百多年的应用中误导了医生和患者忽略了心脏射血的实际高度,只关注相对血液高度的缩小了1/13.6的水银柱高度。
2008年“身高血压值”标准(身高毫米÷13.6)的问世,用基本物理学原理改写了世界百年的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用心血管病死亡人口生前血压平均数作为活人降压标准的模式,使人类心血管病防治的工作柳暗花明。
稍微懂点基本物理学常识的高血压患者都会对“身高血压值”醍醐灌顶相知恨晚,主动将“身高血压值”作为自己心血管病防治的警戒线接受治疗。不懂得这一简单的道理就会在心血管病防治中误入歧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