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应关注儿童高血压
关键词:高血压
儿童高血压
纵览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情就是谁应该关注儿童高血压心血管病防治工作。
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始从事人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防治工作,后来才知道一半的人都因高血压防治不利得了心脑血管病过世,再后来才知道各个国家都在关注18岁以上成年人的高血压防治。那个年代我国高血压防治的样本有首钢、鞍钢、本钢、大庆、广东的番禹、河北的正定、陕西的汉中......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世界教科文组织找中国要农村高血压防治的情况只有河北省医学科学院的张鸿修研究员拿出了真凭实据并拿出了农村居民每日摄入食盐的情况受到了国家表彰。医学老前辈陶寿琪教授还专程去陕西省汉中市调研徐祥麟教授开展人群高血压防治的情况。
1990年11月在北京西山宾馆的心血管病防治会议上我见到了吴英恺院士、北京阜外医院陶寿琪院长,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和各省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老前辈。应该说那个年代老一辈医学家为我们的高血压防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3年4月,中华医学会在山东威海召开心血管病防治会议,我再次见到了陶寿琪院长和刘力生教授,并且在那次会议休息时间我向刘力生教授用彩色幻灯片演示了我们一年前完成并通过河北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的“NAH高血压防治与微机管理程序”的使用。刘力生教授说“等有机会在北京开会时你再给大家介绍一下。”结果,同年10月,中华医学会在西安召开的会议上我交流了4篇论文,并于1995年6月应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德国籍)的邀请在首届世界高血压控制大会(渥太华)交流了这些文章。
现在看我们的高血压防治模式一直是领先的,医生在微机的辅助下做到了对每个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精准用药。应该说无论年龄大小,对各个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都可以跟踪治疗一生,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只有我们能拿出30多年前患者就诊治疗资料的原因所在。
几十年过去了,我发现了国、内外医学界对18岁以下儿童的高血压防治未认真对待。全球只有一个140/90毫米汞柱成年人的高血压标准,没有18岁以下儿童的高血压标准。医生不知道如何确定18岁以下儿童的高血压标准。原因很简单,所有的医生不知道婴幼儿、儿童随身高发育长高血压随之增高保证头部血液供应的压力标准。所以,给预防医学出了个难题,如果这个问题处理的不好就不会改变目前1/3成年人患高血压的现状。
因此,预防医学专家应从新生儿50厘米的身高到成年人1.50米-1.90米身高过程血压的变化中找到规律,而不是简单的年龄与血压之间的计算方式。
血压是人体基本物理学现象,与身高有关,与年龄无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18岁以后血压与年龄不是线性关系。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每个人身高与血压之间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正常肾脏只要肾灌注压达到60-80毫米汞柱正常值就能维持泌尿功能带走血液内的废物。
由于个体差异,很多“低值-高血压”(2021年9月《医师在线》)的患者,上中小学时的血压大都在90毫米汞柱以下,夏季常出现头晕现象给予对症治疗,但总的趋势是到18岁成年人以后血压会在成年人正常血压的低值水平。
————————
陶寿淇(1918-2000)心血管内科学家,浙江绍兴人,中共党员。1940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7年留学美国,曾任上海医学院讲师。建国后,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内科主任、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团顾问组成员等。他对心律失常的起因、临床特点和治疗以及肺炎休克的抢救等方面,都有独创的见解。主编中国第一部心脏内科教科书及参考书,为心脏内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晚年投身于预防心脏病学研究,并推动了这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
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是于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第1976次全体会议上,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的决议。该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