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高血压人群要实现网络管理

标签:
能降压才是硬道理 |
分类: 为医疗事业创新 |
为啥对高血压实现网络管理
1988年我们找到了NAH个体化治疗高血压的适宜卫生技术。1992年我们完成了该项技术的微机程序的开发。现在已经实现了对高血压患者的网络化的管理,帮助医生们找回了对危重高血压治疗的自信。1995年西方人就开始关注我们的降压技术。
1996年中国两院院士吴英恺教授就让我在北京介绍了NAH降压技术的使用。
2001年吴英恺院士为我们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会议题词:“谨祝第四届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工作会议成功!祝愿各地同道,深入基层送医送药送预防保健科普知识到千家万户。”2002年吴英恺院士再次提出“微机网络是一大有力措施,祝全国高血压防治加快发展满足全国人民保健的需要。”
如今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建设仍在进行中。我们的任务明确,要解决我国每年300多万心血管病死亡事件“井喷”的现状。现在已经是5G年代,手机、微信通讯已经解决了患者病情咨询、随访工作的难题。而且,药店的合理分布使各类降压药随处可买。网上治疗高血压的中医、西医“专家”层出不穷。所以,人群高血压防治变得更加简单。之所以现在心血管病事件“井喷”原因有三点:
一.医生缺少降压的适宜卫生技术技术,对危重高血压的治疗不会联合用药。工作中缺少高血压防治专用的微机管理系统,不了解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仅凭经验开药,成了患者口中“卖药的”。
二.患者缺少了解自己治疗高血压过程的知情医生,任凭接诊医生的想象医疗。
三.医疗科研没有发挥好治疗高血压的科研成果转换。理论上很全面,缺少行之有效高血压防治手段。
迄今为止,“NAH高血压防治及微机管理”是国家卫生部推广最为成功的降压技术, 使全民高血压防治的方法学得到了解决。该项成果应用国家基本降压药有解决了高血压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保局的经济压力。最为关键的是,每个高血压患者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即便您走遍天涯海角,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式的管理与您同行。
退一步说,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的医生可能不懂那高深莫测的各个类型的高血压诊断,不懂得心血管介入性治疗的技术,不懂得一百多种降压药的半衰期、产地......但是,只要手指头能敲键盘,一天的培训就能将几万人口的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如虎添翼。无论血压高到多少,即便血压300毫米汞柱顶到头,半天时间就降下来了,而且至少降下100毫米汞柱。《能降压才是硬道理》(2005年12月19日《健康报》)。
关键词:高血压 网络管理 手机
微信

后一篇:医生和专家们都在努力降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