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让尿憋死标准让人等死

标签:
标准让人等死 |
分类: 患者之窗 |
活人让尿憋死标准让人等死
常言道“活人让尿憋死”但是大家并不知道外国的“标准让人等死”。这个“标准”就是让人能坐以待毙的从1998年开始执行了25年的140/90毫米汞柱“高血压标准”。这个标准起源于西方死亡人群生前的血压平均值,原本和国人不搭界,是学术界的交流给嫁接到国人生死攸关的降压治疗标准上。之前国人只是不能量化辩证施治的“肝阳上亢”与“平肝潜阳”。
2008年我发现了血压的高低与身高有关,将文章发表在《健康报》上。按照“身高毫米÷13.6(汞密度)”推出了“身高血压值”标准,合理地解释了一位2米26球星146/110毫米汞柱不属于高血压,更不能按照医学上的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或/和舒张压>=110毫米汞柱)给予降压药处理,进一步解开了身高1米90的人和身高1米50的人血压不能用一个降压治疗标准的道理,得到了国内外知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的认可,并于2011年4月17日邀请我在国家会议中心介绍了这一新的发现。
血压是人体的基本物理学现象,与人的高度有关。大人的血压都比小孩子高,更比婴幼儿新生儿。但是,至今的学术界非要将所有成年人服用降压药的“标准”都定格在140毫米汞柱或130毫米汞柱,相当于1米90身高人或1米77身高人的心脏供血最大的压力时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乃至各个国家的心血管病事件死亡构成比都超过了总死亡人口构成比的40%以上。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人类将血压量化发现高血压的历史才120多年(1896年意大利人发明了水银台式血压计),所以谈不上“古”,“洋为中用”的高血压标准确是有目共睹了几十年。包括那1998年地球人睡一宿觉“高血压标准”就从“160/95”毫米汞柱降到“140/90”毫米汞柱的 “奇遇”。但还是把矮个子的人健康全都给耽误了。
如果理性一点您不难发现所有超过“身高血压值标准”的人心脏都已经出现了“心肌缺血”的改变,眼底动脉变细、反光增强的早期动脉硬化的现象,有的会出现心脏扩大瓣膜反流,甚至发生了英年早逝的现象【1】。如果我们还执迷不悟坚守着西方心血管病死亡人群生前的血压平均值那就会衍化成中国人心血管病死亡人群生前血压平均值。结果成了“标准让人等死”用“死人压活人”的现象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早在2016年我们就进行了高血压患者应用“身高血压值”心血管病死亡监测实验,证明了执行“身高血压值”会大幅度减少心脏猝死的发生率,至今的医学团队还没有人尝试进行做这方面的实验。
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莫妮卡实验的资料就保存在北京心肺血管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资料统计中心,当年收集的心血管病死亡人群肯定有身高的记录,重新调出死亡人口生前血压和身高因子相互间的影响即可。当然,国际医学学术的交流无可非议,由于一百多年来国际高血压标准的制定都缺少基本物理学原理的失误,各国白皮书中的心血管病死亡构成比基本雷同。问题是,坚持错误的降压标准对所有高血压病人来说公平吗?
具体点说,身高1米50的人必须要等到执行1米90人那140毫米汞柱降压标准,心脏每天需要增加30毫米汞柱(3000公斤.米)的负荷(不一定能等到)后再进行降血压治疗公平吗?
————————
【1】.从一项检测试验谈身高血压值.健康报.201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