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死亡率是验证血压值的标准.纪念身高血压值论证实验7周年

标签:
3小时化险为夷 |
分类: 为医疗事业创新 |
纪念身高血压值论证7周年
——死亡率是验证高血压标准的标准
有人说“战场是检验武器装备性能与否的唯一标准,没有其他标准。训练场、试验场都没有办法做到严苛的检验,只有战场才是最佳的检验场所。”纵览人类心血管病防治的历史,比战场死亡人数更加残酷的事实被一些缺少基础理论研究的高血压标准掩盖了一百多年。被循证医学光环笼罩的人口死亡实验大数据没有升华到基础物理学来认识高血压标准的错误,所以成了医学反被医学误,不断重复着前人的错误。
2008年3月31日我在《健康报》发表了《高血压前期应该治疗》提出了身高血压值的新概念,并于2011年4月17日应胡大一教授的邀请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作了介绍,原以为这么简单通俗易懂的标准会迅速得到认可和应用,后来发现是我想的简单了。
2013年8月我在国家会议中心见到了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和她的在香港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后,我向那位研究生提及身高血压值,那位研究生说有道理。“我怎么进行论证?”“死亡率”。这是一个难度极大的课题,直到2017年我才用高血压人群心脏猝死的实验进行了论证(2017年6月刊《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身高血压值在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近日北大某教授话题“中国到底能不能实现免费医疗?”似乎很得人心,但是,在高血压标准没有理顺前心血管病的免费医疗就是中国的人一种巨大的浪费。

如果按照她1米46身高血压值标准107/72高血压标准早十年治疗那能是这样的情况。好在我们有领先的NAH降压技术3小时后血压124/78,脉搏64次/分化险为夷。
关键词:高血压标准
身高血压值



前一篇:错误的高血压标准毁了人类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