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高血压防治的差距
如果您了解中国高血压防治的历史,一定会知道1958年北京阜外医院的医生启动的首钢职工高血压普查;一定会知道1991年全国80万人群高血压抽样调查;一定会知道1992年中国采用微机随访高血压患者;一定会知道1994年首钢的心血管病防治模式载入世界高血压防治的历史;一定会知道2003年中国NAH高血压防治微机管理的项目纳入国家卫生部面向全国的推广计划;一定会知道2008年中国的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开始执行了颠覆100多年西方高血压标准的“身高-血压值”,由跟跑到领跑的阶段。
实际上,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模式早在1995年就领先西方国家得到了世界高血压联盟的认可了。“身高-血压值标准”的应用在人类高血压防治的领域更是领先一步。为什么我国的心血管病事件一直处于“井喷”的状态?就是因为我们的学术界因循守旧止步不前。
2003年10月,经河北省卫生厅批准在石家庄机场路宾馆召开了NAH高血压防治技术推广会,卫生部科教司科教处的领导到会祝贺。当时提及这一科技成果时说,我们在西医领域能够拿出和国际交流的内容很少,大部分是派留学生出去跟导师做科研,回国后立项接着完成后再报奖。但是,NAH高血压防治技术与微机管理是我们自己的,而且1995年6月就应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的邀请在首届世界高血压控制大会(渥太华)崭露头角。尤其是将“身高血压值标准”引用在NAH高血压防治微机管理的程序中使我们的高血压防治技术百尺竿头。
所以,我们的心血管学术界如果能够接受新的降压理念、新的降压技术,就不会几十年停留在“长效”“短效”降压药的争论中,停留在导管支架、心肺复苏的水平上。1996年10月,吴英恺院士邀请我在北京安贞医院向全国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介绍了我们的降压技术,如果学术界能够引导大家学习点降压技术,我国的心血管病防治绝不会出现像现在这样夜郎自大的现状。那个年代,我们的专家出国考察非常羡慕西方国家为高血压防治给社区医疗投入的大笔资金,会上埋怨我们的政府投资少所以我们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落后于西方国家。现在,我们的专家已经没有了任何借口,国家每年几万亿的公共卫生事业费的投入换不回国人心血管的健康就是因为医生缺少降压适宜卫生技术靠着学分搪塞医生的不作为。
当今,中国的心血管病防治环境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如果还能有人能像两院院士吴阶平、吴英恺老前辈那样关注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应用2003年10月8日就纳入了国家卫生部面向全国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的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2003【卫通】17号),我国的人均期望寿命值绝不会停留在现在世界排名第53位的落后水平。
————————
200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题词:
全国第五届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会议纪念
高血压病影响全身,综合防治效果佳良,控制疾病自我保健,普及知识依靠人民。
吴阶平 题
2002年3月31日
2001年中国两院院士、中国心胸外科的先驱吴英恺教授题词:
谨祝第四届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工作会议成功,祝愿各地同道深入基层,送医送药,送预防保健科普知识到千家万户。
九一老医 吴英恺
2001年4月
2002年中国两院院士、中国心胸外科的先驱吴英恺教授题词:
高血压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估计全国高压患者在1亿左右,防治任务十分繁重,重在普及,贵在坚持。医务工作者要与广大群众结合互动,微机网络是一大有力措施。祝全国高血压防治加快发展,满足全国人民保健的需要。
吴英恺
2002年3月2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