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
处方 追踪 评估》
——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铺向全国基层
本报记者 周
环 在10月5日举行的全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工作会议上,来自全国各省区,包括新疆、广西、内蒙古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欣喜的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有效覆盖了所辖地区,使高血压防治不再是无能为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奎屯医院的谢书显医生从1997年开就开始应用秦皇岛高血压防治中心刘建一主任创立的微机防治方法,医务人员到牧区和兵团农场为群众免费测量血压,登记建档,普查了几万人,按照软件的指令,定期向高血压患者发出明信卡或打电话通知他们来院复查,指导用药,上网接受治疗的患者已达到788人,很快将高血压患者纳入临床监控系统。现在影响所及,连乌鲁木齐、伊利、喀什、克拉玛依和边境塔城都有患者咨询,联系病人入网治疗。
本文插图:新疆兵团奎屯医院李国俊院长在每年的高血压日常领医务人员走向街头,为群众诊病,宣讲高血压病知识(背景:新疆兵团奎屯医院医务人员在高血压日的奎屯街头为群众诊病)。
内蒙古巴林左旗第二医院的杜林医生说:那里的牧民喜欢吃肉、喝酒、吃咸,高血压的发病率一点也不比大城市低,引进计算机后,帮助他们普查统计出本地区的高血压患者患病率很高,给予持之以恒的行动和行之有效、价格低廉的用药,很快赢得了牧民的心,有些人离开了本地还继续“远程”求治。
早在1995年,我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发起人吴英恺院士就曾邀请刘建一医生在多省市心血管病防治协作会上介绍秦皇岛的微机网点建设情况,他对刘建一的奉献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到2010年,我国要建成600家像这样的中心,解决全国的防治问题。到目前在全国27个省区已建立225个网点,覆盖了人群超过了200万人口。各地代表普遍反映,此项技术之所以能在各地开花,很重要的在于其方便、低廉,只要普查上网建档后,电脑会自动提示医生跟踪病人,医生可以用电话或发信通知患者前来,也可以病人电话儿一打,医护到家。更有意思的是,河南西华县和一些地区的卫生防疫站也引进了这套网络系统,不少城市社区不少城市社区和职工医院还有所发展,搞得有声有色。石家庄市慢病防治院和裕华西路社区卫生服务站还通过网络建立起了高血压病友乐园。
最关键的是电脑中的NAH小剂量阶梯治疗方案(N是硝苯地平,A是阿替洛尔,H是氢氯塞嗪)都是一些最常用的便宜药,阶梯用药的剂量只有常规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避免了血压的大起大落。三种药物之间拮抗,又可使副作用降到了最低,使病人的血压像下缓坡一样,在二到三周中不知不觉的缓慢下降。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是一个贫困县,县医院的范继国医生说,用NAH方案每个高血压病人一个月只要一二十元钱,患者能够承受,可坚持使用。洛阳洛铜集团职工医院根据计算机管理系统的“防治效果评分方法”,已经看到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和急性心梗,分别下降了70%、36%、54%、33%。
看来,任何一项技术的推广首先要有效,其次要可行,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承受和接受才能行之长久。相对于有些药物一片就要七八元,一个月要几百元,所以病人当然喜欢前者了,这也许是许多患者哪怕远程也要入网治疗的原因。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