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值-高血压”人太多了
关键词:高血压
身高血压值
低值-高血压
“医生好!我经常头晕,血压总在100左右,有时高到110。我的工作经常是站立的,因为总有症状经常服一些有升压作用的药物。刚才从这量的血压是116,您说是不是血压低的事情?”
“您今年多大岁数?身高是多少?查过心电图和眼底吗?
“我是52岁,身高1米68,查体结果说我心肌缺血,眼底检查说我有早期的动脉硬化。”
“您的头晕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记不太清了,好像从小就这样,天气热时晕的重一点,一到冬天就好一些。”
“这就对了,这就是高血压的一个特殊类型——‘低值-高血压’,医生们很少有人注意过这种情况。我在2021年9月的《医师在线》杂志上首次报道了这种现象(《“身高血压值”“低值-高血压”“基础血压值”在临床中的应用》)。这涉及到2008年我们发现的“身高血压值”(身高毫米÷13.6)。您今年50多岁了血压还在110毫米汞柱是很难得的血压数。血压低的人心脏负担小,寿命长是医学界的共识。但是您的心电图显示的心肌缺血和眼底动脉硬化说明您的血压肯定是有问题的,没有高血压就没有心肌缺血和眼底动脉硬化。
“可能您的血压很难达到高血压140毫米汞柱的标准,现在的血压连您自己的身高对应的身高血压值标准124毫米汞柱都很难达到。照说这样的血压是不会发生心肌缺血和眼底动脉硬化的。但是,您的心肌缺血和眼底动脉硬化已经说明是高血压患者了。这个血压高是因为您自己的‘基础血压值’过低而相对造成的‘高’血压导致的。眼底动脉硬化是恢复不了的,但是,只要您坚持服用降压药通常需要3-6个月心肌缺血的情况会恢复的。”
目前,医学界的精力都集中在应对高血压方面,很多国家都出台了成年人高血压防治的《指南》而忽略了对“儿童的高血压”、“少年高血压”、“低值-高血压”的基础研究。所以,我在同一本《医师在线》杂志上还发表了《未成年人高血压用药指南》,这也是我在医学界首次提出的新概念。
应该说,我们在人类的血压变化研究上一直跟在西方人的后面,在对血压的研究方面差的太多了。就因为和西方人学术交流的方便滥用流行病学的原理误诊误治了很多的高血压患者。我们对“低值-高血压”的研究现在才刚刚开始。但愿大家对“低值-高血压”的诊断及处理有所发现,造福更多的人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