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梵高荷兰楷体gb2312后印象派文化 |
分类: 文学 |
文/萝卜头
脚步已经好久未停下来过。
我的双眼也在忙碌中慢慢变得模糊迟钝。我出门散步,抬头仰望星空,却发现脏兮兮的夜空只有飞机信号灯在轰鸣声中闪烁......几层楼之外只有几颗零碎的星星啊?漫天的繁星,那壮丽的景象,此时非彼时,似乎都在灰蒙蒙的云层之后了。
是否想起了梵高的星月夜?是的。作为后印象派的荷兰画家,梵高在死后更有名气,但世界对他的赞赏,也弥补不了当时内心的孤独。悄悄翻开画册,梵高手中的笔最终成为了他与世界沟通的媒介。
夜空是清醒者,村庄是沉睡者。对于夜晚,梵高的印象似乎更偏于明亮,可以使炙热的头脑冷静。与向日葵相反,这幅画并不提倡与烈日干渴抗争,而是出奇的宁静,有种凝固了时空的感觉。在白天,头顶着一个大太阳,谁都不会好好观察天空是个什么样子。梵高选择了夜晚,却也明亮清晰,就像他正在抚慰疲惫的心。夜空被十一盏星照耀,有如沉睡着的村庄里零散的油灯。印象派独特的笔触,连续而断裂的晚风,在星月中翻腾流淌,冲撞回荡,吟唱着梵高的歌。
尽管这是宁静的夜空,却隔着精神病院禁锢的铁窗,梵高卧坐在床沿。梵高仍旧拥有愤怒与悲伤,他把情绪埋藏在寂寥的田野与憎恶的火焰中,就像清醒者在孤独的俯瞰,沉睡者得不到理想的温床。
我不敢说自己了解梵高,他的痛苦离我太远,物是人非的时空错觉始终给人带来缺憾,但我可以看到如此生动的夜空,这与强势的白昼保持默契的平衡。只可惜,属于梵高的画卷展开得并未及时,梵高也在这冷风中慢慢沉淀下去,离柔和安全的星夜越来越远......
星月夜给梵高短暂的安全感,也勾起了无数人对此的无限向往,这确实是属于梵高的。唯一的缺憾是,现今孤独落寞的人,早已找不到如此美妙的夜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