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菜吃饭
小时候,是百分之百的看菜吃饭。如果今天放学回家,看到奶奶又是端出的老三样(茄子、长豆、与丝瓜),胃口顿时减去一半,在饭里加点汤勉强吃上半碗。但如果今天看到奶奶在饭锅上蒸了爱吃的鸡蛋,那胃口就顿时大增,迅速挖上几勺鸡蛋拌上饭,三下五除二,在短短的二、三分钟下就吃了满满一大碗饭。真是有什么样的菜吃什么样的饭,真正的看菜吃饭。
同样的情况,在孙儿们身上也时常见证。如果今天看到了他们最爱吃的牛排或大虾,他们立即胃口大开,吃得有滋有味。反之,少了他们喜爱的菜,那就要催来催去,也吃不下半碗饭。作为年幼的孩子,在自己大人面前,是用不着伪装的,是绝对的看菜吃饭。
但当我们做了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这看菜吃饭又有了新的含义。我们的看菜吃饭势必要受到自己子女的左右。如果今天烧了自己爱吃的糖醋排骨或红烧肉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只有在自己孩子吃满意的基础上,做父母的才偶尔尝上一两块。放眼望去,中国式的父母哪个不是这样的“通病”?父母的看菜吃饭,变成了看子女吃饭,因为只有子女吃得香,父母才能吃得更香。
到自己当了爷爷奶奶之后,主持着一家人的饭菜时,这看菜吃饭似乎又有了更深、更广的涵义。现在当家的爷爷奶奶也要看菜吃饭,但吃的专挑儿孙们最不喜欢吃的,在这方面,我家先生尤为突出。看到满盆的青菜、“迟销”的丝瓜,一一都成为他舌尖上的“至爱”。而他以前喜欢吃的鳝鱼类,偏偏一口也不尝。如我昨天买了一斤半黄鳝,都说“小暑黄鳝赛人参”的,本可以吃上一大碗烩黄鳝的他,偏偏一筷也不动,而是吃掉一大碗的苋菜梗与葫芦汤。
爷爷奶奶的看菜吃饭,也的确是看菜吃饭,但他们看的是儿孙们不喜欢的菜。这看菜吃饭里,也隐藏着三种因素。一是老年人是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蔬菜,这是考虑到健康的因素。二是作为当家人,最舍不得的是浪费。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就说过“浪费是最大的犯罪”,而我们这一代人曾经过六、七十年代的艰苦岁月,更懂得“粒粒皆辛苦”,所以这也是节俭的因素。当然第三种因素就是长辈对小辈的一腔慈爱了。儿孙都是心肝宝贝,爷爷奶奶理应将他们放在首位。只有等儿孙们吃饱了、吃好了、最后吃剩了,爷爷奶奶才会去尝几块。
环视四周,哪家的长辈不吃剩菜?作为长辈,只要儿孙们吃得开心、吃得满意,自己即使吃点剩菜,照样津津有味。吃小辈不爱的,吃小辈所剩的,照样吃出人间的美味。这样的看菜吃饭里,满满都是长辈对小辈的一腔慈爱。
看菜吃饭
看菜吃饭
小时候,是百分之百的看菜吃饭。如果今天放学回家,看到奶奶又是端出的老三样(茄子、长豆、与丝瓜),胃口顿时减去一半,在饭里加点汤勉强吃上半碗。但如果今天看到奶奶在饭锅上蒸了爱吃的鸡蛋,那胃口就顿时大增,迅速挖上几勺鸡蛋拌上饭,三下五除二,在短短的二、三分钟下就吃了满满一大碗饭。真是有什么样的菜吃什么样的饭,真正的看菜吃饭。
同样的情况,在孙儿们身上也时常见证。如果今天看到了他们最爱吃的牛排或大虾,他们立即胃口大开,吃得有滋有味。反之,少了他们喜爱的菜,那就要催来催去,也吃不下半碗饭。作为年幼的孩子,在自己大人面前,是用不着伪装的,是绝对的看菜吃饭。
但当我们做了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这看菜吃饭又有了新的含义。我们的看菜吃饭势必要受到自己子女的左右。如果今天烧了自己爱吃的糖醋排骨或红烧肉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只有在自己孩子吃满意的基础上,做父母的才偶尔尝上一两块。放眼望去,中国式的父母哪个不是这样的“通病”?父母的看菜吃饭,变成了看子女吃饭,因为只有子女吃得香,父母才能吃得更香。
到自己当了爷爷奶奶之后,主持着一家人的饭菜时,这看菜吃饭似乎又有了更深、更广的涵义。现在当家的爷爷奶奶也要看菜吃饭,但吃的专挑儿孙们最不喜欢吃的,在这方面,我家先生尤为突出。看到满盆的青菜、“迟销”的丝瓜,一一都成为他舌尖上的“至爱”。而他以前喜欢吃的鳝鱼类,偏偏一口也不尝。如我昨天买了一斤半黄鳝,都说“小暑黄鳝赛人参”的,本可以吃上一大碗烩黄鳝的他,偏偏一筷也不动,而是吃掉一大碗的苋菜梗与葫芦汤。
爷爷奶奶的看菜吃饭,也的确是看菜吃饭,但他们看的是儿孙们不喜欢的菜。这看菜吃饭里,也隐藏着三种因素。一是老年人是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蔬菜,这是考虑到健康的因素。二是作为当家人,最舍不得的是浪费。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就说过“浪费是最大的犯罪”,而我们这一代人曾经过六、七十年代的艰苦岁月,更懂得“粒粒皆辛苦”,所以这也是节俭的因素。当然第三种因素就是长辈对小辈的一腔慈爱了。儿孙都是心肝宝贝,爷爷奶奶理应将他们放在首位。只有等儿孙们吃饱了、吃好了、最后吃剩了,爷爷奶奶才会去尝几块。
环视四周,哪家的长辈不吃剩菜?作为长辈,只要儿孙们吃得开心、吃得满意,自己即使吃点剩菜,照样津津有味。吃小辈不爱的,吃小辈所剩的,照样吃出人间的美味。这样的看菜吃饭里,满满都是长辈对小辈的一腔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