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赏唐宋诗词里的春天
2024-03-22 12:11:37
标签: 文化
《最是一年春好处》
——赏唐宋诗词里的春天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立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一首名作。“最是一年春好处”,到底好在何处?各路诗仙词圣自有精妙之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王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这样吟道。几处早飞的黄莺在争抢向阳的树枝,不知谁家新飞来的小燕子,正在叼啄春天的泥土,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早春图啊。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大文豪苏东坡写初春的诗句毫不逊色,竹林外有两三枝初放的桃花,在水中游戏的鸭子已先觉察了春的气息,春来了。接着苏轼又在《望江南·超然台作》上吟起:“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且将新酒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春水已涨起,微波荡漾,满城的春花正开烂漫。如此春景下,我们何不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呢?人家见春伤春,多少春闺词,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却独显达观。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这是宋代名家晏殊的《破阵子·春景》。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叶底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一幅色彩鲜明、有静有动的春日风光图,已展示在我们面前了。
“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东风轻软弄帘帏。”宋代赵令畤在他的《浣溪沙》中这样写道,春水溢满了池塘,花儿在枝头绽放。那香气袭人的百花丛中,黄鹂鸣声婉转,东风轻柔地撩动着帘帏。词中见画,又一张春景图在来到我们眼前。
是啊,自号山谷道人的黄庭坚也看到了,他在《水调歌头·游览》唱道:“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歌唱的黄鹂。真是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啊。
此时,我们江苏高邮的秦观也听到了黄鹂的歌唱,他在《好事近》里唱起:“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春雨催开路边花,微风轻过,山花摇曳,整个山间涌动着明媚的春光。沿着山路来到小溪尽头,惊起无数只黄鹂在溪头林间纷飞啼鸣。美哉,春天春景!
到底是黄鹂还是黄莺,诗圣杜甫这样形象地描述道:“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留恋在芬芳花间的彩蝶,时时飞舞;自由自在的黄莺,在一声声啼鸣,还有比这更生动的春天吗?
黄鹂黄莺唱春曲,而魏玩魏夫人却看到了鸳鸯,她在《菩萨蛮》中这样吟道:“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溪水和山峰都笼罩在夕阳余晖中,倒映在水中的楼台,在波光下晃动,惊起了水面上的鸳鸯。溪水的两岸,只住着两三户人家,一枝娇艳的杏花,从院墙上探出头来。
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咏道。此时此景,同是宋代的宋祁也跟着咏起:“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好一个“闹”字,变无声为有声,写尽春天姹紫嫣红的勃勃生机。诗仙李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来吧,来江苏苏州吧,此山居士范成大为他唱道:“万草千花一饷开”。
花开之处,景有了,怎么会没有人呢?韦庄道:“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好个年少足风流,更有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此时的张三中张先能不陶醉吗?“芳洲拾翠暮忘归”,芳洲拾翠,人面桃花,风流的诗仙词圣早已乐不思蜀了。
唐代诗家杨巨源总结得很好:“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是啊,唐诗宋词揽遍,满眼尽是赏花人,也为“最是一年春好处”找到了满意的答案。
最是一年春好处——赏唐宋诗词里的春天
《最是一年春好处》
——赏唐宋诗词里的春天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立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一首名作。“最是一年春好处”,到底好在何处?各路诗仙词圣自有精妙之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王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这样吟道。几处早飞的黄莺在争抢向阳的树枝,不知谁家新飞来的小燕子,正在叼啄春天的泥土,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早春图啊。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大文豪苏东坡写初春的诗句毫不逊色,竹林外有两三枝初放的桃花,在水中游戏的鸭子已先觉察了春的气息,春来了。接着苏轼又在《望江南·超然台作》上吟起:“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且将新酒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春水已涨起,微波荡漾,满城的春花正开烂漫。如此春景下,我们何不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呢?人家见春伤春,多少春闺词,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却独显达观。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这是宋代名家晏殊的《破阵子·春景》。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叶底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一幅色彩鲜明、有静有动的春日风光图,已展示在我们面前了。
“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东风轻软弄帘帏。”宋代赵令畤在他的《浣溪沙》中这样写道,春水溢满了池塘,花儿在枝头绽放。那香气袭人的百花丛中,黄鹂鸣声婉转,东风轻柔地撩动着帘帏。词中见画,又一张春景图在来到我们眼前。
是啊,自号山谷道人的黄庭坚也看到了,他在《水调歌头·游览》唱道:“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歌唱的黄鹂。真是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啊。
此时,我们江苏高邮的秦观也听到了黄鹂的歌唱,他在《好事近》里唱起:“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春雨催开路边花,微风轻过,山花摇曳,整个山间涌动着明媚的春光。沿着山路来到小溪尽头,惊起无数只黄鹂在溪头林间纷飞啼鸣。美哉,春天春景!
到底是黄鹂还是黄莺,诗圣杜甫这样形象地描述道:“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留恋在芬芳花间的彩蝶,时时飞舞;自由自在的黄莺,在一声声啼鸣,还有比这更生动的春天吗?
黄鹂黄莺唱春曲,而魏玩魏夫人却看到了鸳鸯,她在《菩萨蛮》中这样吟道:“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溪水和山峰都笼罩在夕阳余晖中,倒映在水中的楼台,在波光下晃动,惊起了水面上的鸳鸯。溪水的两岸,只住着两三户人家,一枝娇艳的杏花,从院墙上探出头来。
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咏道。此时此景,同是宋代的宋祁也跟着咏起:“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好一个“闹”字,变无声为有声,写尽春天姹紫嫣红的勃勃生机。诗仙李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来吧,来江苏苏州吧,此山居士范成大为他唱道:“万草千花一饷开”。
花开之处,景有了,怎么会没有人呢?韦庄道:“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好个年少足风流,更有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此时的张三中张先能不陶醉吗?“芳洲拾翠暮忘归”,芳洲拾翠,人面桃花,风流的诗仙词圣早已乐不思蜀了。
唐代诗家杨巨源总结得很好:“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是啊,唐诗宋词揽遍,满眼尽是赏花人,也为“最是一年春好处”找到了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