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世界”宜兴,有80多个石灰岩溶洞,遍布宜兴全境。这些集“古、大、奇、美”于一体的溶洞,巧夺天工,构成一幅自然典雅的宜兴胜景。由此,从古到今,吸引着历代雅士名人,留下了一篇篇千古绝唱及古联诗文,下面,我们就按联步入洞天胜景。
茧瓮有天含宇宙;
瑶台无路接蓬莱。
请看,苏轼之弟苏辙来过,并留下《张公洞》的联句。明代画家沈周来过,并认为张公洞是三国吴赤乌年间霹雳所开“天窗”;清代杨怀远在《乡评备考》也著:“一夕大风雨,霹雳一声,山裂洞开”。这闻名遐迩的“海内奇观”,真为“茧瓮有天含宇宙”。据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张公洞相传为汉张道陵得道之处”,得道之处,“瑶台无路接蓬莱”,必为人间仙境。
金芝春暖青牛卧;
珠树月明黄鹤回。
请再赏苏辙之锦句。张公福地,鬼斧神工,怪石嶙峋,这是霓虹闪耀的海王厅,有天赐的金芝珠树,石幔石花,石柱石笋,花暖青牛卧,月明黄鹤回。这里洞洞不同,有地道洞、七巧洞、棋盘洞、一线曙光洞等等。如此蓬莱仙景,必是荆溪十景。
青娥递舞应争妙;
紫笋齐堂各斗新。
张公福地,与贡茶茶舍也靠得很近,历代雅士纷至沓来,有白居易、杜牧、李郢、卢仝、袁高等,大诗人白居易就在此留下了千古联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堂各斗新。”这又为张公福地,增色添景。
伏虎须弥当洞口;
青狮白象拥莲台。
善卷洞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称。此联就相刻于善卷洞岩壁上,相传唐尧让天下,许由、务光等人避居此处,虞舜时有善卷子隐居于此,故名。步入狮象大厅,只见青狮白象,相拥莲台,一对屹立,维妙维肖,形态逼真。
山外见山,山山连接;
洞中有洞,洞洞相通。
善卷洞具上中下后四层,层层相连,洞洞相通,宛如地下宫殿,步步梦幻迷人。登上上洞,冬暖下凉,仿如春景。环壁再赏,这里寒梅怒放,那里荷花倒影;这边绵羊安睡,那边骏马飞奔。每样石柱石乳,处处栩栩如生。
三洞直通溟渤外;
诸天疑在渺茫中。
我们再步入下洞,又见飞瀑倒流,直泻悬崖,别样风景。与后洞相连的水洞,一条宽达6米的古地下溪河,波光粼粼,撑一杆长篙,轻波荡舟,直通溟渤外,疑在渺茫中,宛如梦境。撑出洞门外,又是豁然开朗,一派柳暗花明。
仙子读书处;
残碑绝妙词。
从水洞上来,就到达善卷洞后门,这是有黄中理题的碧藓庵,相传为祝英台读书处。残碑是指碧藓岩碑,所书之人为唐代凤阳节度使李蠙。这一块残碑,也是“梁祝故里”之铁证。
夜静风泉响;
月白山窗高。
且试想:自西晋,在祝陵,有位美貌年轻的女子,立在碧藓庵旁,玉笛依唇,守着静夜,望着月白风清,将一腔女儿心事,轻轻诉与泉知、诉与风听,这又是怎样一番致景?一幅娇羞画,千秋梁祝情。
荆溪步步皆胜地,
阳羡处处有洞天。
这副由黄养辉先生拟在善卷洞门楼上的联,尽管略有瑕疵(合掌且有平仄不合处),但瑕不掩玉,这意境,却很贴切秀美宜兴。真是“荆溪步步皆胜地,阳羡处处有洞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