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沫沫的静好岁月
沫沫的静好岁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7,781
  • 关注人气:1,7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立基本信任感,是宝宝一岁半之前,父母必须完成的任务

(2022-03-11 19:21:02)
标签:

育儿

分类: 沫沫话育儿

https://p9.itc.cn/images01/20220311/68fb91d875b44571a492b67ccd3c0e26.jpeg

小宝宝在学会说话、和爸爸妈妈沟通交流之前,有很多行为和表达都是“迷之可爱”,让人喜欢的舍不得移动双眼;可也有可能会让爸爸妈妈困惑不已。

比如,宝宝在不会走路的时候,总想要挣扎着、跌跌撞撞地走啊走;可是好不容易走稳当了,也能够健步如飞了,可是却不愿意走了,非要爸爸妈妈抱着,更有甚者,还总会赖在妈妈怀里,一刻都不要分开,否则就哭得稀里哗啦、一塌糊涂。

这时,有人会说是宝宝在撒娇;也有人认为是宝宝缺乏安全感。

哪种说法正确?又要如何分辨宝宝想要表达的具体含义呢?

https://p2.itc.cn/images01/20220311/7907044f027b4adc913bc98cc0c21b7a.jpeg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建立基本信任感,应该在宝宝1岁半之前来完成。再次基础上安全依恋感才会随之而来,宝宝才会和爸爸妈妈建立足够的信任,打造自己的安全感。

如何让小宝宝建立基本信任感呢?

让小宝宝建立基本信任感,真的很简单:饿了有得吃,渴了有得喝,困了有人陪,闹了有人哄……

事实上,从宝宝一出生,爸爸妈妈就会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只要这种“有求必应”的状态一直持续,就会让宝宝对爸爸妈妈形成基本的信任感。

可是,爸爸妈妈也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能够立即满足宝宝的需求,因为宝宝尚不会交流沟通,所以难免会对宝宝的需求产生误解。

比如宝宝饿了开始哭闹,但爸爸妈妈却以为他哭闹是因为要拉臭臭……诸如此类的误会,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所以就会让没有得到满足的宝宝产生一些不信任感。

https://p7.itc.cn/images01/20220311/e39a293f3a3f444f96001345193ed389.jpeg

需求和满足之间,存在分歧或延时很正常

不过,专家指出:在宝宝的“需求”和父母给予的“满足”之间存在一些分歧或者延时是正常的,对宝宝过于精细的护理或者处处周到,相反对宝宝的成长没有好处。

只不过,这种分歧也不能过大,时长过久,如果父母对宝宝的“需求”总是无法“满足”,或者对宝宝的态度忽冷忽热,都会让宝宝产生不安全感,从而更加喜欢啼哭、不敢探索、不善言语、动辄紧张等表现。

https://p3.itc.cn/images01/20220311/c9e0650f4a404b589cb69d91e67cc76b.jpeg

宝宝很难建立信任感,也可能与他的气质类型相关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气质各不相同。根据宝宝的饮食、动作、睡眠、排泄以及宝宝与父母的互动等几个方面来看,宝宝的气质类型主要有三类:

1、容易抚养型:

这类宝宝生活规律,适应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只要父母的“工作”到位,很容易与父母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

2、抚养困难型:

这类宝宝生活规律差,脾气却比较大,“需求”一旦没有及时得到满足,情绪立即就会爆发,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很难被安抚。

3、发动缓慢型:

这类宝宝性子不急不躁,做什么事情都慢吞吞的,在“需求”没有及时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会忍不住地哼哼,表达自己的不满,但不会立即爆发,除非一直没有被安抚。

https://p4.itc.cn/images01/20220311/1440529f4b3e458eadfd4b341680ad41.jpeg

无论宝宝是什么样的气质类型,都是正常的,父母需要正确地面对,而不是强行的去改变他们,也不是想当然的把宝宝的不安当做撒娇,或者对于宝宝的不安没有给予任何的安抚,这样很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的紊乱,加重宝宝的不安。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父母对宝宝虽然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宝宝依旧非常难带,动不动就哭;其实这就是与他们的气质类型所导致的。

在宝宝1岁半之前,爸爸妈妈不妨先建立一个基本的规范,在此基础上,多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宝宝,而不是想当然的让宝宝遵照自己的愿望或期望去成长。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https://p6.itc.cn/images01/20220311/44fd5e8a66d844ca99ddd354e37d8e36.jpeg

抚养困难型的宝宝,难道只能任其发展下去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啊!

首先,在宝宝1岁半之内,他们更需要父母的陪伴,这种陪伴应该是让自己一直处在宝宝的视线之内。这个时期的宝宝即便是比较折腾闹腾,也没有必要对其行为过于苛刻。

其次,父母还应该注重培养宝宝在正常时期的独立性。要对宝宝时刻陪伴,但不骄纵;除非是宝宝生病了,吃药打针让他们非常不舒服,也强烈的不安之外,尽量减少动辄就抱在怀里的行为,给他们足够的独立空间,任其玩耍。

第三,父母要在陪伴的前提下鼓励宝宝多探索新事物,通过玩具、游戏等,慢慢地引导宝宝认识到生活的各种乐趣,从而走出动辄哭闹的误区。

https://p8.itc.cn/images01/20220311/9d1f5e6353034fe3ad9a5f54ae9c5702.jpeg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无法卸任的老师。父母的生活理念、生活态度和教养方式,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在宝宝1岁半之前,通过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的引导方式和家庭成员间的相互配合、相亲相爱,陪伴宝宝慢慢成长,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和彼此间的信任感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