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隔代亲,隔代亲,隔代就是亲上加亲;父母要如何做好“夹心层”?

(2021-04-22 20:30:23)
标签:

育儿

分类: 沫沫话育儿

https://p7.itc.cn/q_70/images01/20210422/f7e7f661ac95449dbe1c36b7a8ad98a6.png

去接幼儿园放学的小宝,家长们照例是早早等候在大门口的。

很明显的能够看出,有大约2/3的家长都是爷爷奶奶辈,他们会比老师要求的时间提前到30分钟-1个小时,早早的等在幼儿园门口,或三五成群的聊天不已,或默不作声的翘首期盼……

其实,早有调查统计说,中国近一半的孩子都是跟着祖父母辈长大的。流传最为广泛,也最为形象的一句话是:妈妈生、外婆养,外公天天菜市场;爷爷奶奶来欣赏,爸爸回家就上网。

隔代教育,不得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状,虽然的确减轻了一些年轻父母的负担,但也同时带来了一些弊端:所谓“隔代亲”,就是祖辈看着小辈,往往会爱的毫无原则。

https://p6.itc.cn/q_70/images01/20210422/c8bdef15758e4ab58cb8ee68c7e3418b.png

1、事无巨细的呵护,无微不至的照顾

祖父母辈历经过人生的坎坷,走过忙碌的奋斗时刻,如今“功德圆满”,看着子孙绕膝,忍不住心生欢喜。

尤其是在帮忙照看孙子、孙女的时候,仿佛总是看到自己儿子、女儿当初的小模样,再回忆起当初的自己忙碌于工作,可能对孩子无暇顾及,由此加倍的对孙子、孙女好,既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疼惜,也是对自己过往的一种弥补心态。

https://p5.itc.cn/q_70/images01/20210422/d030211c081b4ed09b16a950d7fbf5b1.png

于是隔代亲,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晒了;且不说让孩子早日独立自主,就是三岁五岁了,带出去散个步,还是一直担心会不会摔了、碰了,走到哪里都要紧紧抓着小手,各种的恐惧和担忧。

在家里更是舍不得让孩子有一丁点儿的不舒心,要啥给啥、吃啥买啥,孩子稳稳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手边是切好的水果、旁边是温度刚好的牛奶、桌子上堆满了喜欢吃的零食……

老人的关怀倍至,让孩子没有得到任何锻炼的机会;老人的担心担忧,也在无形中束缚了孩子的手脚。

https://p6.itc.cn/q_70/images01/20210422/fdcd6065ce464af3934149452706a410.png

2、无法与时俱进的迂腐,跟不上潮流的陈旧观念

首先并非所有的老人都是迂腐或者观念陈旧,只不过,人类的新陈代谢与无可抵抗的衰老,总是让老人在学习上会有一些局限性。

再加上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加,与社会的联系开始减少,所以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不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对所谓科学的育儿观更不够了解,就会仍然用自己的老观念、老思想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甚至还会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太正确、消极的想法,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比如跳广场舞很是绚烂的孩子,比如张口闭口“国骂”的孩子,比如看似老气横秋的孩子……一般身后都会有同样的祖父母辈的陪伴。

https://p3.itc.cn/q_70/images01/20210422/7041b1488fc3437d8f4f3ed4fecbdda4.png

另外,老人往往会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最好是安安静静,因为老人的身体素质已经跟不上孩子们上蹿下跳的步伐,所以当孩子因好奇心使然出现“捣乱”、“破坏”等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会加以阻止。

比如当孩子兴致勃勃地研究小虫子时、当孩子随手把花盆里的花拔出来企图看清楚根茎的时候,祖辈总是会立即加以阻止和批评,完全不去考虑是否能用科学、创造的眼光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成长。

https://p0.itc.cn/q_70/images01/20210422/7c487b05606c4ff1b6303c3a240090bb.png

其实在老人带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会因为育儿观念的不同,和老人产生一些龃龉或矛盾,父母要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夹心层”呢?

首先,不管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的祖辈共同教育宝宝,态度和方式一定要取得一致。

面对老人溺爱孩子、或者观念陈旧的情况,最好和老人在私下沟通,让老人明白新一代教育的核心概念,当发生差异时,父母首要做到的是“尊重和聆听”。

对老人的尊重,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很好的言传身教。孩子会从父母身上,学习到尊重老人的习惯。

聆听,则能让自己沉下心来认真思索,其实一些传统的观念也并非一无是处,只不过很多时候父母的匆匆的步伐会让自己无法沉静下来去理解老人罢了。

要知道,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发自内心地希望孩子身心健康,一切都好。

https://p7.itc.cn/q_70/images01/20210422/ae9fd1fbcea846f4b9fe27cfd85c0f66.png

其次,对于“夹心层”的父母来讲,无论工作多么忙碌,一定要抽出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与老人进行沟通,千万不要任其发展。

比如每天晚上的时候可以多陪伴孩子一些时候,讲讲故事、做做游戏,听孩子肆无忌惮地讲讲话,周末常带孩子出去走走或者锻炼锻炼。

同时还要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沟通带孩子的心得体会,主动帮助老人接受新鲜事物,对于老人宠爱孩子的不当做法,既要坚定正确的做法,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减少正面冲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