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中小宝依旧不听话,妈妈气得睡不下,孩子:其实我很无辜啊

(2021-01-26 15:27:30)
标签:

育儿

分类: 沫沫话育儿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126/f2f49f37b51a41a8b6584fc87fbfbdbb.png

昨天晚上12点多,习惯于晚睡的我,刚洗漱完毕躺到床上舒服地伸懒腰,手机的信息忽然传来。

打开后,闺蜜的语言信息一连串迎面而来:

“我知道你睡得晚,这会儿睡了吗?”

“算了,睡不睡的,我都要和你聊两句,否则我更睡不着了!”

“我今天晚上睡得早,结果刚才做了个梦,气得我胃疼,然后就醒了,现在再也睡不着了。”

“梦中,我被我家小宝快气死了。我说一,他非要二,我让往东,他偏偏往西。你说说,5岁的娃娃了,怎么还能这么不懂事,这么气人呢?”

“白天气我,晚上气我,做个梦还要气我!呃~~~你要是没睡着,就赶紧安慰安慰我吧!”

“要是睡着了,明天一早就给我打电话,还要好好安慰我!”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126/c16f34d00737474b8889f8627e491e5e.png

我有些好笑,闺蜜的急脾气,看来人至中年也改不过来了。

她和她家小宝的交流,的确常常让我很是无语。她说话总是又啰嗦又快捷,往往是上一句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下一句她就已经跟上来了。且不说是5岁的孩子,就是成人,也需要一定的适应,才可以跟得上她的节奏。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126/3ae7907e1fa649f7a43d1c0bab0f64eb.png

上周末她带着孩子在我一起小聚,她家小宝非要吃牛排,说好久好久没有吃过了,她非要吃火锅,于是一大一小母子二人就此发生了争执:

小宝:“我要吃牛排!”

闺蜜:“吃什么牛排啊?你总是吃两口就不吃了。今天不能吃牛排!”

小宝:“我就要吃牛排!”

闺蜜:“唉?你这个小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牛排哪里有火锅好吃?你也可以吃到牛肉。听话,不吃牛排,就吃火锅!”

小宝:“两种牛肉的味道不一样,我就要吃牛排!”

闺蜜:“都是牛肉,有什么不一样的,一个是煎的,一个是煮的。煎的油大还破坏营养,你小孩子不懂别说话。不能吃牛排!”

小宝:“我就要吃牛排!不吃火锅!”

闺蜜:“你的熊孩子,吃牛排妈妈就不带你了,你去找你爹去!我和阿姨去吃火锅。”

小宝:“不,我就要和你们一起吃牛排!”

闺蜜:“反了你了!和我们一起就是火锅,牛排,说不行就是不行!”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126/f27a2bdf960340969d1bf8f797546750.png

小宝两眼泪,我把他搂在怀里:“宝贝,告诉阿姨,为什么这么想吃牛排?”

小宝:“牛排好吃!”

我:“除了牛排好吃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吗?”

小宝:“里面还有好多水果可以随便吃!”

我:“哦!小宝是不是想要吃水果啊!”

小宝:“另外,牛排店里面的空间大,可以跑着玩,火锅店小,跑着危险!不能玩!”

我:“哦,知道了,小宝还想要跑着玩,是不是?”

小宝点点头。

我:“那这样好不好?我们去吃火锅之前,我给你点一份水果沙拉带着去吃,然后吃完火锅,我们去我家接着小弟弟,然后一起去儿童乐园玩。怎么样?”

小宝欣喜若狂:“太好了!就这么定了!”

闺蜜如释重负:“太好了!还是你有办法!”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126/311eab30fca84fa18a932d21eff565c6.png

唉!闺蜜这做妈妈的,还真是不懂迂回,对孩子将“一言堂”进行到底的主儿!偏偏她家小宝,又是双方4位老人共同惯出来的宝贝疙瘩,从来都是说一不二;母子二人在一起,这种事情简直分分钟就发生一次。

其实对于孩子来讲,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成人并不一样。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126/b165bb9e969a4c03893adc30a5501d11.png

【幼儿只能接收到部分指令】

当孩子去做成人不让他们做、或者禁止他们做的事情时,其实他们并非是想要与成人作对,而是他们获取的信息并不是完整的,往往他们只能留心于后面的信息。

比如当父母问宝宝:今天晚上让谁给你讲故事?爸爸还是妈妈?

宝宝就会回答:妈妈!

但是,如果父母换个方式来问宝宝:今天晚上让谁给你讲故事?妈妈还是爸爸?

宝宝就会回答:爸爸!

当然,这种回答的前提一定是平日里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陪伴几乎是一样的,爸爸妈妈都参与到育儿当中,并且晚上都有陪宝宝讲故事的经历。

如果平日里付出的都是妈妈,陪伴宝宝的也多是妈妈,给宝宝讲故事的也都是妈妈。那么即便是问:“今天晚上让谁给你讲故事?爸爸还是爸爸?”

宝宝依旧会坚定地回答:“妈妈!”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126/cd7391a43c4b4b64bd29d2ed01761c20.png

所以,想要避免孩子只能获取后面的简短信息,父母对宝宝给出的指令就一定要简短明确。

就像闺蜜家小宝,最初不过是表达了一下自己想要去吃牛排的意愿而已,但是闺蜜反复强调牛排不适合,火锅好吃,完全就没有说到宝宝心里,也让宝宝并不是特别明白妈妈的意思。

而我和小宝对话的时候,小宝就明白了,我是问牛排怎么样?除了吃牛排,还有什么目的?

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把心中所想或者自己的诉求告诉我。

只有找准了孩子的需求,才能够有目标地解决问题,最终达成一致。

https://p0.itc.cn/images01/20210126/7bb63f49031c4fecbfc08fef49071ba7.png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要宝宝把自己的玩具收纳整理,如果妈妈一直强调:“不要把玩具扔得乱七八糟!”那么宝宝听到的重点就是“玩具乱七八糟”!

如果妈妈把收纳盒拿到宝宝面前,简短地说:“宝宝让玩具回家吧!”

宝宝可能就会愉快地接受这个说法,并且开始行动起来了!

如果妈妈也正在为宝宝的“逆反”而头痛不已,不妨转换一下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模式,试一试这个方法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