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回来像头饿狼,恨不能把家给吃了1你家有同款宝贝吗

标签:
育儿 |
分类: 沫沫话育儿 |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907/b606b49ae98d487e9ec7b4cf9975e4bd.jpeg
周日朋友间小聚,几个同龄的小宝都开始上幼儿园了,我们的谈话间,自然而然也就离不开“幼儿园”这个大话题。
有位朋友家的宝贝上了一家比较高档的私立幼儿园,所谓高档,肯定是收费不菲。看幼儿园的环境,真心觉得不错。
可是她依旧忍不住吐槽说:每每看老师拍的照片,觉得孩子们的饮食还不错。可是每天把孩子接回家,孩子的小胃口就像无底洞,吃了这个还要吃那个,一副永远吃不饱,恨不能要把家都给吃掉的小模样。
她还因此特备询问了老师,可是老师说孩子在班里吃饭也属于正常,虽不至于吃很多,但是都是幼儿正常的饭量,也没有见孩子不想吃。
老师还因此特意给朋友发了几天孩子在幼儿园吃饭的照片以及小视频,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想妈妈,一边吃饭一边哭;有时候孩子吃的虽然很慢,但是也在坚持吃;朋友彻底迷茫了:这是孩子要长个儿的前奏吗?怎么就一直吃不饱呢?
http://p8.itc.cn/images01/20200907/9be1937d16224c2185fd2bd99c839e19.jpeg
是的啊,孩子刚开始入幼儿园,总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让父母牵肠挂肚,百般忧虑。
其实,这就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每一次的分离,都会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每一次的改变,都会需要假以时日的坚持。
孩子在幼儿园里究竟吃饭如何,我们无从具体考量,但是从孩子放学回来开始在家中“疯狂”补餐,可以得出几个方面的信息,都值得父母仔细思考,逐一排查。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907/104957ea791940b898b0a0746bb076ae.jpeg
【幼儿园的饮食不符合孩子的胃口】
有时候,孩子习惯于家中的饮食之后,换到新的环境,的确是需要慢慢的适应。
比如家中的饮食比较按照孩子的口味来或者按照成人的口味来烹饪,而幼儿园里可能会参考多种因素,让营养和健康更全面;那么孩子慢慢的吃上一段时间,就会自然而然的改变过来的;不必过于担心。
比如在家中有些不喜欢吃的东西孩子会直接吐出来,可是幼儿园里老师却说不能挑食,从而不敢把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吐出来,干脆就反复咀嚼,或者直接吞下去,从而影响了胃口。
我有一个朋友家孩子,从小不吃肥肉,看见肥肉就吐,因此家中多是以里脊肉为主。而在幼儿园里,通常是五花肉为主的,所以孩子每次吃到肥肉的时候都有些想呕吐的感觉,可是又心生胆怯,最后总是直接把肥肉给吞进去。
后来,朋友和老师进行了深度的沟通,朋友在家中有意识的做一些肥而不腻的菜肴,让孩子慢慢尝试;而在班里,老师也有意识的给孩子分配瘦一点的肉。渐渐地,孩子也能够接受肥肉的口感,没有那么排斥了。
所以,符合胃口与否,其实从另一个层面也可以说明孩子是否挑食或偏食。只要家校配合得当,幼儿园的大集体生活,会有助于帮助孩子改变这种小毛病的。
http://p2.itc.cn/images01/20200907/1dc656556e864622b53f05c4cb944fe0.jpeg
【孩子内心的分离焦虑影响了胃口】
有时候,我们通过老师发的照片或者视频,可以片面的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饮食状态,但是整个饮食的过程是动态的,是持续的。
所以,家长还是要考虑一下除了照片和视频之外的情况。
如何去了解呢?
孩子是最不会骗人的。如果他从幼儿园回到家中,补充食物吃的甚为香甜,量多且止不住的趋势,那么他在幼儿园里是一定没有吃饱的。
没有吃饱也会有多种原因,除了饮食不合胃口之外,分离焦虑会是影响孩子正常饮食的主要因素之一了。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88%的孩子经历了“入园不适应症”,主要表现为入园时哭闹、经常生病和胃口变差,不少孩子的入园不适症会持续一个月以上。
对此,专家表示:孩子比成人更需要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于父母。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失去部分关注容易造成孩子焦虑,而哭闹、不肯吃饭等都是孩子内心焦虑情绪的体现。
所以,父母要为宝宝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努力开导和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努力适应新环境生活。
等到孩子适应了,心情好了,在幼儿园的饮食饭量也就自然而然正常了。
http://p4.itc.cn/images01/20200907/e6b58323df8d42178a1276e8ae8f9f52.jpeg
【忙于玩耍而忽略了正常的饮食,所以胃口差】
孩子在家中又没有一个好的用餐习惯,同时决定了孩子在幼儿园里的饮食状况。
若孩子在家中是追着问、边吃边玩的,那么他在幼儿园里没有吃饱饭也会是正常的状态。
因为幼儿园里老师会要求孩子们统一吃饭。但是有的孩子吃得快,有的孩子吃得慢,有的孩子吃完还要再来一碗,有的孩子吃大半碗就饱了。
所以,即便是老师要求孩子统一坐好了吃饭,但是也无法控制孩子吃饭的多少快慢。那么有的孩子在饭前正爱不释手的玩某个玩具,或者和哪个小朋友正玩得甚为开心,被吃饭这件事打扰了之后,吃饭就成了一种“被迫”的行为,只好匆匆完成再继续自己开心的事情。
这样,该吃两碗饭的,吃一碗就不吃了;该细嚼慢咽的,直接狼吞虎咽就用餐完毕了……
匆匆的饮食,导致其实自己本来就没有吃饱,只是为了更多的玩耍而放弃了吃饭罢了。那么回到家中,只好疯狂补充食物来满足自己的胃口。
所以呢,父母一定要认真配合幼儿园,让孩子在家中的三餐可以规规矩矩、认认真真的完成,养成一个良好的用餐习惯。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907/2680be2efc5a418ba941d69582749ca3.jpeg
【家中常备零食过多,导致孩子在幼儿园胃口差】
还有一些孩子属于吃零食长大的。家中的常备零食不断,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就吃。
所以平日里在家中并没有太多的饥饿感,甚至因为吃了零食而耽误了正餐,当饿了的时候,继续补充零食的孩子也大有人在。
可是在幼儿园里却没有零食可以随时实地提供,而孩子的胃口已经被零食“惯叼了”,所以除了肚子饿、老师要求而进行必要的补充外,回到家中看见零食依旧是两眼冒光的大吃特吃。
所以,家中常备的零食要适当控制,那么高糖、高油、高脂肪的食物,很是符合孩子的胃口,却很是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最好不备。倒是一些奶制品、水果和坚果类,可以适当储备。
毕竟孩子在幼儿园用晚餐时间差不多是17:00左右,而家中的晚餐都是19:00左右,所以接孩子回家之后的确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睡觉,那么孩子适当的补充一些健康的零食无可厚非。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907/b1c395db8cce41e3b3d8de5949770b42.jpeg
当然,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平日里孩子活动量大,又正是长身体的时机,所以多吃一些东西,这是好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