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差、不自信、作业难、不合群?父母要格外关注啊

标签:
育儿 |
分类: 沫沫话育儿 |
http://p7.itc.cn/images01/20200724/4c1d0b8d153f48bcb4f4c8146d9d8248.jpeg
昨天晚上,大宝无意中讲起他最近一段时间做过的噩梦,许是他最近看柯南太多,充满了各种很是危险的元素。
看着他津津有味的讲,我外表平静和他谈笑风生,内心却起伏不定。
一晃眼儿,大宝快要12岁了。而我,作为朝夕相伴的妈妈,又真正了解他多少?走近他内心世界几何呢?
就像小时候,他做了噩梦,会大声的喊着“妈妈”,扑进我的怀里,就像现在的小宝一样;而如今,他坐在那里侃侃而谈,看不出噩梦对他的惊扰;但我却知道时而夜半他还没有睡着,在床上辗转的模样。
曾经我以为是他单纯的睡不着而已,如今想来,也许是浅眠时被噩梦惊醒,也许是想到电视里的剧情而心生恐惧……
只不过,他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大声的喊我,寻求庇护,而是在努力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勇敢、坚强和独立面对。
http://p8.itc.cn/images01/20200724/67706233fc4b488482cd4f53c29f594e.jpeg
7-12岁,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经形成。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急于证明自己长大、急于尝试独立,试图从思想上逐渐挣脱父母的束缚,也从更大程度上容易受到媒体和同伴的影响。
然而,他们仍然需要来自父母、老师不断地支持来巩固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自信心,以应付即将来临的青春期的冲击。偏偏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学业压力日益繁重,生理上也有各种的变化。
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同样需要父母的呵护;如果出现一些症状,更需要家长的格外关注。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724/d62b6d1c0d3344fcb98c4002f505809e.jpeg
【情绪不定】
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会陷入到一种莫名的情绪循环中。前一秒钟还笑逐颜开,下一秒钟就莫名悲哀,若是一些比较敏感的女生,还会有“欲诉无人能懂”的孤单情感。
这是因为他们正在努力尝试自己的独立,因此也会时常自我考验自己的极限,就很容易在家里或学校发生争执。
在遭遇悲伤和挫败时,他们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发脾气。
其实孩子需要知道的是:如果不用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还能怎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与压抑?在陷入到莫名的情绪不可自拔时,还要知道如何让自己真正的走出来。
父母应该利用一些技巧,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冷静看待自己头脑中的不理性想法,并寻求有效的沟通来解决问题。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724/e3321b3b98d14a3a973b0614f10fd048.jpeg
【自负与自卑交织】
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还会在自负与自卑的情绪中转化。
他们会对自己优势的部分,充满了自负,不允许别人发表任何不同的意见;但是对于自己劣势的部分,又充满了自卑感,而自卑感,源自于对自己的不自信。
当孩子陷入这些情绪之中的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嘲讽打击或盲目鼓励。
而是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不管是在公众面前表现活跃也好,还是很不希望得到别人的“注视”也罢,如何表现出更好的自己,争取并把握住自己的权利很重要。
其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一个不变的道理。不需要用自己的短板去对比别人的长处,而细想这些对比,往往是源自于父母不经意间的行为。因此,比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放平父母自己的心态,才能真正帮孩子抚平内心的起伏变化。
http://p0.itc.cn/images01/20200724/711de76744e94ea7a2791afccfd45523.jpeg
【作业时的鸡飞狗跳】
作业难,永远是孩子们最常遇到的问题,也是特别困扰家长的问题。
不是作业的难度有多难,而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导致每每写作业,就是一派鸡飞狗跳;磨蹭、边写边玩孩子耗得精疲力竭,家长也陪得耐心全失。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看,7-12岁,是保护和发展“勤奋感”的关键时期。学习管理自己的作业任务,就是小学生培养“勤奋感”最主要的渠道。
如果孩子在完成作业上有困难,除了智力因素、认知、读写障碍以外,更普遍的情况是孩子没有养成好的作业行为习惯。
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让他们学习到如何划分作业种类并安排完成优先秩序;如何计划作业时间,并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
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订立自己的学业目标,并确保这个目标是短期明确并切实可行的,成功的经历会带给孩子自信心,而自信心又会增加孩子学习的动力,良性循环由此形成。
http://p7.itc.cn/images01/20200724/250580d1f5df41518f0eba00e7573a5e.jpeg
【不合群】
7-12岁的孩子往往非常渴望友谊,同学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强化自己自信心所需要得到的认可,更多是来自同学和朋友。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孩子只是因为成绩,他还不至于讨厌学校。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在校园里没有朋友,或者冲突不断,受人排挤,就很可能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了。
“不合群”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特别需要警惕的信号。
不合群,可能是源自于孩子自身的沟通问题,也可能是孩子遭受到了某些校园暴力或者不公正的待遇,还有可能是孩子潜在的心理因素,而这种心理因素,可能源自自己的家庭所带来的各种困扰。
不管是哪种原因造成的不合群,都值得家长认真地思考,仔细的观察,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
就像前段时间《隐秘的角落》,学霸王朝阳也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在班里的不合群,才格外珍惜曾有的友情,而引发出后续一系列的故事。
http://p5.itc.cn/images01/20200724/d2dfa1ff0387421dae4805fed8efb757.jpeg
总之,成长自有成长的烦恼。
但是有些烦恼,终归化为成长海洋中的一朵小浪花,亦或是日后大家坐在沙发上的一种谈资;
而有些烦恼,可能会由少积多,若没有及时得到化解,会成为毁了堤坝的小蚁穴,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好好的关注孩子,耐心的陪伴孩子成长,才是家长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且无从推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