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中撕了别人的答题卡?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多源自婴幼儿时期

(2020-07-10 12:17:24)
标签:

育儿

分类: 沫沫话育儿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710/eb0c2be272c9476194f9133da6058edc.jpeg

前两天的高考,可谓是万众瞩目。

不管是进入考场前的庄严肃穆,还是最后一科结束后的欣喜若狂,不管是爸爸妈妈们“旗开得胜”,还是孩子们的“紫腚能赢”,都有无数的镜头在记录,无数的眼睛在关注。

是的啊,十年寒窗,一朝决胜负!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710/38e06c0dcc7c42728afeafe73baac7d2.jpeg

昨天的热搜里,有一位河南平顶山的高考姑娘,用另类的方式,在这个“巅峰对决”的时刻,“脱颖而出”。

是的,她在考试过程中,忽然撕了别人的答题卡。

高考的考场安排本就随机,因此她与被撕答题卡的人,应该无冤无仇,若是说竞争压力,那么若干的高考生,不都是“压力”吗?

考场上的癫狂,可能源自于自己内心压力的过大,又无从纾解的缘故吧!

http://p8.itc.cn/images01/20200710/d5f2bcb7d170475482e1fe2f9e0a15ce.jpeg

在我高中时代,也有类似的悲剧存在。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真的是学习刻苦异常的。每每晚上我们都已经睡下了,还能够看到窗外昏暗的路灯下,她来来回回走动着背诵单词的单薄身影;每每早上我们刚刚起床去洗漱,就已经看到她在晨曦微露的操场,手里依旧拿着一本书;就是早操时间,她的手中也拿着自己的小卡片,跑步的时候看两眼、做操的时候瞄两眼……

我们佩服她的刻苦努力,但不知是她的学习方法有问题,还是其他什么,总之学习成绩一直就是中上,与三甲无缘。

所以每次成绩出来之后,就是她更加努力的时刻,有时候我们都感觉她脑子中有一根弦绷的紧紧地,还常常通宵达旦的学习。

终于那根弦断了,在我们二模成绩公布那天。天很冷,夜很寒,她衣衫单薄的冲出宿舍,跑到教室所在的4楼……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710/1e8275ce17b543279f359ab7e2ce457b.jpeg

后来,她妈妈来帮她收拾东西,哭的一塌糊涂,连连责怪自己对她期望过高,要求太严,导致孩子压力太大。

其实,青少年甚至成人遇到的很多心理问题,大部分都是与婴幼儿时期不当的家庭教育造成的心理伤害有关。

家长往往更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却忽视对孩子幼小心灵的呵护。

http://p0.itc.cn/images01/20200710/4f6c9c6a00594bffac7d47d6483a9f7c.jpeg

比如有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难以上升,家长会着急万分。

却独独没有想过:当孩子幼年时在专注地玩东西的时候,自己是否总是有意无意的干扰了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孩子一个小时可以把积木搭好,家长感觉时间过长,就会中途以上班到时间、玩耍时间过长等进行干扰……

经常这样,孩子的专注力就没有培养起来,就容易造成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710/17caac72bff14924a4d9372179654c49.jpeg

比如有的孩子出现搞小动作、摔东西、不合群等问题时,家长只会吼叫打骂。

却独独没有想过:孩子想做的事情,家长总是干涉,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从而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一些家长总会把孩子喜欢搞小动作等随心所欲的天性误认为是任性、不听话的表现。

其实,当孩子能独立行动时,与家长的矛盾就开始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总想自己做一些事情,而家长却担心去指责、甚至代劳,这就造成孩子的自主能力差,进入青春期还容易出现逆反等心理。

作为家长应该明白,孩子每个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问题,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以后会自然消失,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爱。

http://p9.itc.cn/images01/20200710/772ec7766d0c41fd830758041ca77604.jpeg

再比如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状态,其实与父母生存质量有直接的关系。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并非捕风捉影,而是说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直接影响力是巨大的。

通常来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积极、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良好,以及满意的周围环境,有利于儿童对外界事物的探索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父母的生存质量无论哪一领域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儿童行为异常;换言之,父母身体健康差、睡眠不良、生活能力与工作能力较低,以及对药物依赖,或终日处于消极的心态中,均会对儿童行为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若没有良好的社会支持、住房环境和经济来源,以及不能获取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等,也都会间接影响到儿童行为发育。

为此,专家指出,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生活习惯等对子女的行为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提高父母的生活质量,对促进儿童心理发育非常重要。

http://p0.itc.cn/images01/20200710/4500f169a33f4bd4a1e465928a7251ba.jpeg

所以,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就要开始格外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发育,而不能仅仅是身体的指标和学习的成绩;在孩子逐渐长大,更要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信任与帮助,让孩子在关怀和爱中,带着满满的安全感去学习、去生活。

当发现孩子的行为举止有所异常的时候,父母更要及时的给予关爱,而不是盲目的冷嘲热讽,必要的时候,带着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也是很关键的举措。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但求父母所有的用心都能够换来自己内心的“无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