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喜欢“逗弄”孩子,又不允许孩子哭?快停止这种愚蠢的行为吧

标签:
育儿 |
分类: 沫沫话育儿 |
http://p2.itc.cn/images01/20200605/4a9a5927c67e48b6bdafb840d3130071.jpeg
芒种,早上阵阵凉风袭来,感觉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结果到了下午,却是骄阳似火的散发出夏日的热情。
晚上的凉风,倒是很开心的可以继续带着小宝去公园里闲逛。既让他可以尽情释放一下,一整天闷在家中积攒下来的能量,也可以让我自己散散步,顺带减减肥。
结果还没有走到小朋友们天天聚会的地方,就听到一阵一阵的啼哭。
http://p8.itc.cn/images01/20200605/d3db995343324dfaa3bbe2f5e0850884.jpeg
原来,还是那位总喜欢在公园门口逗弄孩子的老爷爷。
我想他是真心喜欢孩子们的,所以但凡孩子们从他身边路过,他总是情不自禁的和孩子们打打招呼。等到稍微熟悉了一点点之后,他就会用他的方式和孩子们玩。
我亲眼见过几回,他会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忽然作势“抢”过孩子手中的玩具,非要让孩子叫他几声“好爷爷”后,才肯把玩具还给孩子;偶尔还故意说话不算数,拿着孩子的玩具,或者做出一副“变没有了”,或者偷偷放置到一个地方就是不告诉孩子。
而很多和他一起玩的孩子,多是由爷爷奶奶陪着出来的。老人家们每天都会见面,自然也就熟悉了。然后看着他逗孩子,也觉得无所谓,有时候还会配合着他一起逗弄逗弄自家的小孙子、小孙女。
直到——孩子“绝望”的发出嚎啕为止。
http://p4.itc.cn/images01/20200605/9729b1d6a9c642c8b484d871a0d7ed91.jpeg
我是经常带小宝外出的,而且出去的时候,除非是看着他和小朋友之间在玩耍,其他时间我很少会和陌生人坐在一起聊天。
再者,我本来就非常不赞成这种“逗弄”孩子的行为;我总是以为任何以戏谑的心态,百般“逗弄”孩子,看孩子着急、无助、焦虑,最终让孩子绝望、哭泣为结束的行为,都不是“正常”的陪孩子玩的行为。
http://p0.itc.cn/images01/20200605/bb5551f441a6403aa4e09605a6a85237.jpeg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网友对自己童年往事“阴影”的回忆:
有个小孩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一群大人就总拿这个孩子开玩笑说:“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再也不回来了!”
那孩子一听就哭了,连连摇头说不是不是。
但那些大人就在一起起哄说:就是不要你了,要不他们怎么不回来啊?
孩子哭着跑了,后来天天跑到码头等船。
一开始大家不在意,后来发现小孩精神不正常了。
这是个真实的极端案例,一个孩子的前程就被毁在了大人的“逗弄”中,真让人扼腕叹息。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605/3e6c13838441460b8f692ebe5416df38.jpeg
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欢天喜地的跟着自己的大姐姐以及姐姐的朋友们出去玩。
路上请姐姐帮忙把牛奶瓶盖打开。孩子央求了好久之后,姐姐总算停止了朋友之间的聊天,接过来打开瓶盖。
孩子还没有来得及露出笑容,姐姐就直接咕嘟咕嘟的把牛奶喝完了。
孩子哇的就哭了。姐姐却和朋友在一起哈哈大笑,觉得是在逗孩子,看着他着急、哭泣真好玩。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辜负孩子对我们毫不设防的信任呢?
http://p2.itc.cn/images01/20200605/6a5fc87eb4db42c5b0233306c460a527.jpeg
有些农村有这样的传说:长齐牙口的孩子,如果经常夜哭,就会带来灾难。
所以,一旦孩子夜哭,他们不会想着去理解孩子,而是打骂孩子,用极端的方式逼迫孩子不哭。
在一个大家族里,如果孩子哭,大人就把孩子按倒,强行掰开嘴巴,塞一把盐到孩子嘴里。再按上孩子嘴巴,逼问,你还哭不哭。直到孩子摇头示意不敢,才将孩子放开。
父母不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不去了解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只是寻求表面上的没事。
却丝毫不考虑,这对于年幼的孩子是何等残酷的虐待,是会伴随终生的阴影!
http://p6.itc.cn/images01/20200605/c8975b6410ff4e14bdf2599ade94e565.jpeg
诚然,哭,是孩子表达情感和体验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更不是因为别人的“逗弄”而不得不宣泄自己失望、绝望、悲观心情的方式。
孩子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表现,但他们健康的成长,一定离不开舒展的眉眼和绽开的笑容。
作为成人,最应该做到的是呵护他们的笑脸,保护他们童稚的内心。而不是把心灵仍然敞开而单纯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样绝望、粗糙而鄙俗。
而且成人若是有意的去“逗弄”孩子,往往会在孩子哭得一塌糊涂的时候,给予他最大的、没有任何原则的抚慰,仿佛这样就能够降低一些是自己把孩子“逗弄”到哭的“罪恶感”。
http://p8.itc.cn/images01/20200605/835fb276d96444bfb2d7b1370667c88c.jpeg
殊不知,渐渐地,还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误解:哭,才是自己解决问题、逃避问题的唯一手段。遇到困难就哭,并在心理上对哭产生依赖。
这样一来,只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首先,哭,让孩子总是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他们的身体各器官都会受到抑制,影响正常发育。
其次,哭,不利于孩子形成积极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除了哭,他们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次,哭,会形成孩子与父母之间消极情绪的不良循环。
对于总是笑逐颜开、乐观积极的孩子,谁又会特别喜欢一个天天哭哭啼啼、悲观消极的孩子呢?
所以,大人还往往不让孩子哭,一厢情愿的把孩子宣泄情绪的出口“堵住”。
那么,孩子的情绪就在成人一边“逗弄”,一边不允许哭泣的极端处理中,不知所措,不知所以,渐渐内化,成为自己心灵中无法排解的“问题”。
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已经上升到10.78-15.16%,家长的忽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http://p4.itc.cn/images01/20200605/18e0ef452a164fbea03fd8b0239ad776.jpeg
作为父母,往往会非常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却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对孩子幼小心灵的呵护。
其实,青少年甚至成人遇到的很多心理问题,大部分都是与婴幼儿时期不当的家庭教育造成的心理伤害有关。
请父母停止,并及时阻止身边任何人:以违背孩子正确意志为前提的“逗弄”,停止只为了孩子“好玩儿”而产生的“逗弄”,停止把孩子的委屈、心伤以及秘密用“逗弄”的方式广而告之……
很多时候,你无心的“逗弄”,对于孩子来讲,就是一种深深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