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累的家长,无法养育快乐的孩子;家长的疲惫又从何而来?

(2020-03-17 16:58:49)
标签:

育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7/40fe46dbaebd425bb8ac84e9c082b71b.jpeg

这几天的天气真心的好。阳光灿烂的洒满公园,而疫情下的公园也没有了昔日里的人来人往,只有依稀的人影和漫天鸽子自由飞翔的身姿。偶尔随风飘落下一瓣瓣不同的花,刹那间满目芳华。

最是吸引人的莫过于小朋友自由自在的笑,即便是口罩下,也挡不住这阵阵银铃般的天籁之音,沉浸其中,让人不由内心平静且有短暂的满足感。

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孩子们奔跑、跳跃的可爱模样,这就是未来和希望啊,不管是小小的家庭,还是大大的祖国,少年兴则国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7/5aaa3ab9a6a84638b0c907ccb5fb0048.jpeg

正在感叹间,忽然被一阵歇斯底里的哭声和略带严厉的叱责声惊回了神。

是一位四五岁的小朋友摔倒在地上,年轻的妈妈正拉着她家小朋友的手,一边捂着出血的伤口,一边训斥着小朋友不听话,非要不走寻常路,导致的必然摔跤。

这位妈妈一定是在自己的万般心疼中,又身不由己的开始对小朋友的谴责吧!

像极了我们目前很多的教育思路,总是在矛盾中看着孩子成长,徒生爱莫能助的感叹。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7/da83430e65c641dcbb85068587fc8006.jpeg

【既想给孩子自由,又怕孩子惹祸】

在疫情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大宝有一天对我说,班里一个同学过生日,邀请了几个孩子去他家里玩,并且给了正式的邀请卡。问我他可不可去?

我看了看上面的地址,距离我家,需要坐地铁几站路。

又看了看上面的时间,差不多要到吃了晚饭才结束。

再盯上大宝盼望的眼睛,我应了下来,让他回复自己的同学,到时候会准时到。

但是到最后我还是放心不下,依旧陪同大宝一起坐了地铁,送他到同学家里,然后又百般叮嘱之后才离开。到了晚饭过后,又再三给他确定回程的时间,再次跑到地铁站去接他。

孩子爸爸认为,10岁的男孩子完全可以独立的做这件几乎没有风险的事情。可是为娘的心,却始终放不下。

这就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思想的矛盾吧:一边想给孩子自由,一边又怕孩子出事儿惹祸。

就像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一边想他快一点独立行走,一边又担心他会跌倒疼痛;

就像在孩子刚入幼儿园的时候,一边感叹着孩子开启了自己新的集体生活,一边又忍不住担心他在幼儿园里,是否吃的好、玩的好?

就像在孩子要去参加一项集体活动,一边希望他在集体中脱颖而出玩的开心,一边又担心他在集体中受委屈和排挤。

甚至还有些家长,一直盼望着孩子快快长大,早早独立,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是当孩子真的逐渐独立,进入反抗期,开始想摆脱父母的控制,甚至更愿意独处也不愿受到父母干扰时;父母又茫然若失,这种失落感和担忧感使父母产生一种冲动,想把孩子紧紧抓在手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7/5bedb2667ea84f12aa2ce1f7d810c98b.jpeg

【既想让孩子谦和,又担心孩子吃亏】

现在有很多家长会在家中对孩子耳提面命的教育:别人要是打你,抢你东西,不要害怕,一定要还回去,不能吃亏。

可是在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一旦发生了争执,父母之间又会虚伪的让孩子礼让,甚至直接替孩子做主:“你的玩具给哥哥玩一玩,你有这么多恐龙,要不就送哥哥一个吧!”

于是孩子就迷茫了:我究竟是要抢回我的玩具,还是要送出我的玩具?可是我不愿意送啊,为什么爸爸妈妈要替我送呢?我该怎么办?

还有时候,父母看到孩子吃独食,或者不愿意分享的时候,就会教育孩子要学会谦让,有礼貌。但是当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真的主动要求把好的东西让给别的小朋友,而自己被分到了最小的水果、拿到了最破的玩具,家长心中又不高兴了:孩子是不是吃亏了?这是傻啊!不知道给自己争取最好的。

孩子又迷茫了:我究竟是要主动谦让,还是要积极争取啊?怎么办才好?

其实更多时候,家长会不自觉的在理论和实际上相背离。

要求孩子要对父母好,当孩子主动把自己好吃的、好玩的分享给父母的时候,父母就会一边满意一边语重心长:家里好吃的都是给你的,爸爸妈妈不舍得。

然后当孩子把一切都理所当然的据为己有的时候,父母又生出无限的委屈:孩子的心里怎么会没有我呢?怎么这么自私呢?

得了,孩子在困惑中,把不该有的自私自利或者说一套、做一套这些行为,渐渐融到自己内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7/58d0d639e3aa4eef9aa1823d6465f563.jpeg

【既想积极鼓励孩子给他信心,又在不知不觉中打击孩子的信心】

其实,能够给孩子造成打击的,往往是父母不经意的言语和行为。

在孩子出生之初,父母往往会认为自家孩子就是最棒的,笑的似乎比别人灿烂、说话似乎比别人流利、就连走路似乎也比别人稳得多……

孩子在这种充满鼓励和赞赏的氛围里,得到了最好的信心培养,茁壮成长。

可是渐渐地,父母会有些失望的发现,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差劲儿一些:看别人家孩子已经会背诗了,自家孩子还只会跑着玩;别人家孩子都能流利说英文了,自家孩子连表达自己情绪都不流利;别人家孩子已经会数到100了,自家孩子连10以内的数字还常常漏数、错数……

再然后,孩子上幼儿园了。家长的视野再次被“震惊”:天啊,别人家孩子的钢琴已经过级了;别人家孩子的美术获奖了;那家孩子跑得好快,这家孩子长得好高……

于是在万般不甘下,开始对自家孩子下劲儿:琴棋书画一起上、跆拳道、舞蹈,样样不能少……孩子被迫忙的团团转,却常常因为“不得已”而毫无效果,或者成就不大……

父母开始崩溃,情绪一落千丈,以为自己的孩子不堪造就,谴责越来越多、抱怨越来越明显,对孩子的打击开始进入到口不择言的地步……而孩子,在父母这般干涉下,逐渐形成既自豪又自卑的畸形心理。

只是,这个时候,父母还能否记得当初孩子那亮晶晶的眼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7/408c1525507c4e1f98d48c35f8bc6a37.jpeg

由于家长的教育心理处于矛盾之中,对孩子的教育很容易发生朝令夕改的现象,这就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使他觉得世界变幻莫测,不可捉摸,从而挫伤他理解事物的积极性和判断事物的自信心。

而父母往往也在满腔怒气都发泄在孩子身上之后,对着孩子茫然失落的眼泪,又开始心疼自责。进入到一个很差的循环中。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心情会变得越来越差,简直是身心俱疲。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7/5cf86e99c1da4a67b0de3473a8caaae6.jpeg

静心想想,作为父母,是否对孩子的保护过多,生怕孩子受一点点伤害,从而不敢放手?却又心生愤怨,为什么孩子的自理能力这么差,处处都依赖自己?

是否把养育孩子当做人生最艰巨的“任务”来完成,并不注重享受孩子的天真童稚带来的欣喜和乐趣?看看一个孩子身边围绕差不多6个成人,隔代老人和父母都看着孩子,吃饭靠追,穿衣要哄,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却又被家长不断唠叨不成长?

是否真的把孩子当做一张白纸,而自己要为他能否画出美丽的图案而负全责,从而战战兢兢,甚至给孩子规划的人生,不过是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而已。如此期盼下,孩子怎会独立,怎能自理?他不过是在重复一种自己不见得喜欢的人生罢了,为什么还要努力拼搏?

……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7/f916f69cbb5f4c9aa9292e1f70a634bf.jpeg

总之,心累的家长,真的养育不出快乐的孩子;而矛盾的教育理念,也会让孩子心生茫然,止步不前。

想要孩子的未来璀璨,就要对孩子的年少时期负责,用坚定地信念,用欣赏的眼光,用鼓励的言语,用真心地陪伴,为孩子打造一个自信、满足、幸福的快乐时代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