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孕妈妈的情绪,影响着宝宝的身心健康,特殊时期尤为重要

(2020-02-14 19:27:54)
标签:

孕妈妈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14/4a88a80e49464ac68520ad76870fa271.jpeg

冠状病毒突如其来,飞速席卷全国,为我们习惯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红红火火的春节,不过了;热热闹闹的聚会,都散了;天南地北的迁徙,停下了……

可是,大家的心情,却没有办法同样按下“暂停”,悲喜不论,还有太多的惴惴然和不安。

而其中以身处特殊时期的孕妈妈最为明显,既有对大环境的忐忑,又有对胎宝宝的关心;既无法按照往昔一般生活,就连正常的孕检,也能省就省,能减就减了。

但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表明,科学合理地对胎宝宝进行胎教,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和人格的发展。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14/f5b7534cc5954e16a140b922c177a8d7.jpeg

【孕妈妈情绪对胎教的重要性】

孕妈妈的情绪,对于胎宝宝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甚至是胎教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学研究的结果证明,孕妇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着胎教的质量。美国俄亥俄州的费斯研究所曾对百余位孕妇做了一项胎教实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母亲的情绪言行直接影响胎儿的性格和智慧。

譬如当母亲产生愤怒或恐惧的情绪时,她身体将分泌许多“副肾素”与“乙酸胆碱”这两种化合物能注入胎儿的血液中,刺激胎儿神经系统,对于胎儿的人格颇有影响。

孕妈妈的一切心理状态对胎宝宝的人格都会产生影响。

譬如妈妈在怀孕时性情温和少发脾气,将来孩子的性情就会好一些。妈妈如果喜欢文学、绘画和音乐,这个孩子的艺术天赋可能就比较高。母亲在孕期一心为善,日后孩子的个性也较方正。

所以,怀孕期间的孕妈妈应尽量消除恐惧、愤怒、焦虑不安的情绪,多接受一些新鲜的、令人愉快的刺激。

比如多听听悦耳动听的音乐,看看美丽的图画,观赏优美的景色,这些对于幼小的生命肯定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即便大环境如此,也希望每一位孕妈妈为了胎宝宝的发育成长,努力让自己保持一份好心情,为胎宝宝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精神环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14/d4027a01a17c47a087b4b24b412cf62c.jpeg

【胎教的2个黄金期】

之所以说胎教有两个黄金期,是因为胎宝宝的大脑细胞分裂增殖有两个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期是怀孕的2—3个月。

孕妈妈的情绪可以通过内分泌的改变影响胎儿的发育,保持健康而愉快的心情是这个时期胎教的关键。

除此之外,给予胎宝宝适当超前的良性感官刺激,是这一时期胎教的另一个内容。

孕妈妈可坚持每天用轻柔的手法按摩下腹部,或在摇椅中轻轻摇动,通过羊水的震荡给予胎宝宝压和触觉的刺激,促进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14/0abdfb9cdbf742ffa5a913ef5ca39c3a.jpeg

第二个高峰期是怀孕的7—8个月。

这个时期,胎宝宝的听觉系统迅速发展,孕妈妈要有意识地对胎宝宝进行相应的听觉训练。

比如,可以给胎宝宝播放优美抒情的乐曲、把胎宝宝作为一个听众,与他聊天、讲故事、朗诵诗歌,尤其未来的爸爸可以与孕妈妈体内的胎宝宝进行有意义的对话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刺激胎宝宝的听觉发育,而且对孩子未来的听力很有帮助。

为胎宝宝选择胎教音乐时,应避免高频率音乐对胎宝宝听力的影响。

此外,这个阶段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对触觉与力量付出很敏感。

比如,孕妈妈可轻轻拍打和抚摸腹部,与胎宝宝在宫内的活动相呼应、相配合,使胎宝宝对此有所感觉;按时触摸或按摩孕妈妈腹部,可以建立与胎宝宝的触摸沟通,通过胎宝宝反射性的躯体蠕动,促进胎宝宝大脑功能的协调发育,尤其可以有助于宝宝未来的动作灵活性与协调性。

何乐而不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14/41297fa45f4d4b9f987f7fdee7b0038d.jpeg

其实,胎教本就是在妈妈怀孕期间,通过科学地调节母体内外环境,是孕妈妈可以保持良好的身心和情绪,防止主观和客观因素对胎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

而我认为,最顺其自然、最容易、也最好的胎教就是源自于妈妈的爱,相信胎宝宝也可以真实的感觉到来自妈妈的爱和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