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沫沫的静好岁月
沫沫的静好岁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7,908
  • 关注人气:1,7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龋齿是因为吃糖?收起这种天真吧!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它

(2019-10-27 12:00:45)
标签:

育儿

分类: 沫沫话育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6/926d9e7ed6014f05b033fd017ed01d48.jpeg

说老实话,这个“龋齿”问题,是我一直不愿意提及的事情。无他,我家小宝的一口蛀牙,让我头痛万分,进退两难。

小家伙倒是天天开开心心,每每见到我就会给予自己最灿烂的笑容。可是老娘我,看见他满口的小黑牙,真真是心疼的不要不要!

相信每一个蛀牙宝宝的身后,都有一个焦虑万分的妈妈。可是每一个焦虑万分的妈妈,看见满口蛀牙的宝宝,也多是无可奈何的犹豫再三吧!

为什么这样说?

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 10 个 5 岁儿童中, 7 个宝宝都患有龋齿,只是程度的深浅不一罢了。(可能还有 2 个正在患龋的路上)。

可是,很多家长一看到“龋齿”(蛀牙),首先想到的就是“吃糖”,“不准吃糖”这条准则也被很多妈妈严格执行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6/7415fa85a2db495c9105f1c563ffcb4d.jpeg

但是,仅仅控制吃糖,就能解决孩子的龋齿问题了吗?

【吃糖与龋齿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孩子牙齿变黑,出现龋齿,都是吃太多糖的结果。其实,这个黑锅,糖糖表示自己不能全背啊!

牙齿之所以变黑,被腐蚀,是因为口腔里的细菌,无情的吃掉了食物残渣,从而产生了酸,加上充足的时间侵蚀,久而久之就形成蛀牙。

而且细菌是个好宝宝,从不不挑食,除了喜欢糖,平时宝宝吃的馒头、米饭、小面包、小零食等等都是细菌的好食粮呀!

如果宝宝没有做好清洁牙齿的工作,尤其有睡前吃甜食习惯的孩子,食物长时间残留在牙齿上,这才促进了细菌“打洞安家”。

目前公认的龋齿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可以简单理解为:蛀牙=细菌+食物+宿主+时间。龋齿实际上是一种以细菌为主的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导致的牙体破坏性牙病。

所以,光控制吃糖,并不能解决所有龋齿问题。而且,很多并不吃糖的孩子也会长蛀牙。

例如奶瓶龋,就不是由于糖引起的,而是因为宝宝的夜奶或睡前喝奶后未及时刷牙,或含着奶瓶睡觉,奶粉滞留口腔内,被细菌消化成酸性物质,腐蚀了牙齿(母乳喂养几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6/36b1c7e615fc4b1eba9d61b6c9f8e95d.jpeg

【龋齿的罪魁祸首是它】

婴幼儿时期是全部的乳牙和大部分的恒牙形成和钙化的重要时期,想要宝宝牙齿健康稳固,免受龋齿的困扰,固齿的关键营养素补充必不可少。

充足的钙质有利于宝宝骨骼和牙齿发育,而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最佳拍档”。

医学专家指出:给孩子补充足够的钙质,既有助于骨骼发育,又能帮助牙齿坚固,防止牙齿感染和龋齿的发生;补钙的同时最好再添加适量的维生素D,能让钙更多地聚积到牙齿里,帮助牙齿长得洁白又健康。

一般0到3岁的宝宝,从每一颗牙齿的萌出到每一厘米的成长,从骨骼、内脏的发育到大脑的健康,处处都离不开钙的支持。这个时期的宝宝,按照体重比例计算。对钙的需求量是成人的2~4倍。

对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宝宝来说,补充足量元素的钙,以保证宝宝快速的成长,如果补钙不足,不仅仅是有龋齿,还会错过最佳生长期,影响以后的成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6/2df5ceb317964bd6a21ebc1f3b30cdce.jpeg

宝宝龋齿的危害不多赘述,对身体不好,对成长不利,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即便是没有这些远虑,就是看着宝宝天真灿漫的一笑,却露出满嘴的小黑牙,也足够妈妈难过一段时间了。

我就是如此。

每每小二宝一脸灿烂的冲我跑过来,我总是忍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伸手抱起他,然后就看见他咧开的小嘴巴里的龋齿,好心情会破坏一半以上,随之上升的还有自己满满的负罪感。

何况最近他的小牙齿还有隐隐作痛之势,但凡遇到酸甜苦辣,比清淡稍微浓烈一些的味道,他都会小心翼翼的用门牙品尝半刻,才稍微用力的咀嚼的样子,让我更是难过万分。

稚子无辜,让他如此,只能说是我的监管不力罢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6/74f39ed2312f44b3926712a90581ed26.jpeg

【妈妈应当遵守的“护牙经”,也是宝宝牙齿生长的三个关键期】

1、从胎儿期到出牙前

0-6个月,宝宝的乳牙正等待“破土而出”,从胎儿期到出牙前正是为健康牙齿打下根基的起步阶段,却往往被人忽视。

因此孕妈妈和新生儿,都需要关注钙营养,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AD,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而维生素A能坚固牙釉质的发育。

我家小宝的小坏牙,经医生审核,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孕期里我本身缺钙,他出生后又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导致他没有按照最初的约定去补AD。

2、第一颗牙萌出后

通常宝宝在出生6-8个月便开始长牙,出牙早的宝宝在4个月便开始长牙,出牙晚的宝宝要到10个月左右才萌出,个别宝宝要到1岁以后才长出第一颗乳牙,这种情况与婴幼儿时期骨骼生长的速度以及遗传因素有关。

虽然牙好牙坏与宝宝的牙齿萌出时间无关,但是,出牙迟缓,本身就可能是缺钙和维生素AD的缘故。

另外,宝宝的睡眠时间相对较长,口腔大多数时候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自洁作用变差,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温床。如果还有食物残渣、菌斑软垢积存在牙面上,牙齿状况就更值得担忧了。

所以,从宝宝出生开始就要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可以用指套牙刷或纱布蘸上温开水,轻轻擦拭乳牙和牙床,早晚各一次,无需牙膏。

不仅可以护理宝宝的牙齿,还能让宝宝从小习惯刷牙的感觉,以免日后产生抵触心理。期间还要多关注宝宝的牙齿发育情况,控制甜食摄入,辅食不宜过于精细,影响对咀嚼能力的锻炼,使牙齿变得不整齐。

并且要开始戒除含奶入睡的不良习惯,避免“奶瓶龋”的发生,奶后可以喝点温水清洁口腔环境。

3、长牙期,第一颗乳牙萌出-3岁

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20颗乳牙全部萌出,3岁之前是宝宝乳牙生长的黄金期。

宝宝1岁后,每天至少早晚刷牙两次;要选择婴幼儿专用的牙刷和牙膏组合,帮助和督促孩子逐渐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此外,从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应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1岁后开始训练使用杯子喝奶喝水,减少饮品与牙齿的接触时间,能减少龋齿的发生。

可以多让宝宝吃一些富含钙、磷的食物,如奶类和豆类制品等,让牙齿发育更健康坚固;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增加宝宝牙体和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6/0ee8c1f723e244f785705b774149ed03.jpeg

总之,婴幼儿患龋齿,大部分是因为在妈妈的孕期缺钙,在宝宝牙齿萌出期又没有做好牙齿清洁工作的缘故,宝宝没有建立良好的牙齿清洁习惯。

宝宝乳牙一旦成了龋齿,一定要到专业口腔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至于怎么治疗,交给专业的牙医吧!

医生会综合评估孩子的牙齿患龋的风险,提出预防性指导和建议。这之后,每半年要带宝宝检查一次,发现牙齿问题,及时预防和治疗。

至于患龋齿风险大的孩子:建议每3个月口腔检查一次,早发现,早治疗,听从医生给出的保护牙齿方案;帮助宝宝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