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个月,孩子还是不适应?这不是月亮惹的祸,真是家长的错

标签:
育儿 |
分类: 沫沫话育儿 |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26/327eb835260b4ff88918fda66150224e.jpeg
今天早上送大宝到学校门口的时候,看到一个一年级的小豆包,背着大大的书包,一边眼泪汪汪的给家长说着自己的什么考试卷忘记订正错题了,一边在说话的间隙还被家长赶忙塞进嘴里几口面包。
转眼间,幼升小的孩子们已经入学一个月有余。忽然想起大宝刚刚进入小学的时候,也是这般的狼狈不堪吧!
我要克制自己睡懒觉的欲望早早起床煮饭,还要费尽心血琢磨给他们做怎样的爱心早餐;然后手忙脚乱的定时定点叫醒正在沉睡的孩子起床,在连连的催促声中,送他们去学校。
记忆最为尤新的是,入学第一天的下午,我叫醒正在睡午觉的孩子们,说要去上学了,他们一边揉眼睛,一边好奇地问:“已经回来了,怎么还要去上学呢?”
是啊,幼儿园一天接送一次就好了,可是小学一天要接送4趟呢!他们不习惯,我也觉得时间被切割的甚为琐碎,似乎什么事情都无法做完整一般。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26/93e309c4918f44e389d1efda8ab5868c.jpeg
前段时间中秋假期,我有一个闺蜜还在发牢骚:本以为孩子上了小学自己就会轻松很多,结果却发现更累了。
幼儿园里不过是多陪伴孩子而已,现在除了节假日的陪伴,还要负责作业、预习、复习、体育达标、美术作品等等,简直是忙的一塌糊涂。
偏偏孩子还各种的不配合与掉链子,每每自己忍不住发了脾气,就好想念那个小小的孩子,聪明伶俐乖巧可爱,怎么上了小学就不见了?
其实,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的生涯又岂是一点两点的不一样?对于孩子来讲,应该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他们还小,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够顺利的过渡到新的学习生活。
所以不必忙着着急上火、斥责孩子的各种表现不到位,作为家长,要先检讨自己才对,不是月亮惹的祸,真的是自己的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26/1e6804f16cd24d0eb911fc38abc02bc2.jpeg
【请自查:有没有做好孩子可能成绩不理想的心理准备?】
现在不管是从教育的角度还是从家长的思想层面,都认为在幼儿园阶段,是应该让孩子轻轻松松地度过。不要有什么压力,不要提前学写字,学算术,学英语,让他们开开心心的玩,提升动手动脑的能力就好。
那么,这样的孩子进小学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他都很难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甚至考不了高分。
我家大宝就是在这样的思想下,愉快的度过了幼儿园的三年时光,兴趣班都也不少,围棋、跆拳道、美术、琴、语言、科学等等,他只要爱去,我们就都去尝试。
但是就是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的课程。
上到小学之后,我就发现班里很多孩子是有过幼小衔接的教育的,要么是提前了一年,要么是假期里有目标的进行了突击,只有少数的几个孩子,同大宝一样,完全懵懂。
也正因为此,老师讲课的过程就比较快,因为但凡讲新课后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班级里一大半同学都直接游刃有余。
但是大宝就很懵懂,拼音在幼儿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我却没有上心,大字也不识几个,因为完全没有教过他;数学虽然学过手脑算,但是老师讲的加减、凑五凑十等,对于他来讲还是新的概念;英文更是只听过,没看过……
所以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我们的狼狈程度可以想见。
如果你家宝贝和我家宝贝一样的开启一年级生涯,那么作为家长就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陪他度过这样一段黑暗时期,终将会用良好的听课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复习和预习能力,迎来光明!
但是在这段黑暗的时期,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好好地包容孩子,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最最要不得的是,动辄就着急上火训斥不休,孩子会在惴惴然中更加茫然失措,没有自信更没有方法。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26/8bdb03ab198b4bb99271d28b770e3042.jpeg
【请自问:考试成绩真的是考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吗?】
我记得之前我做老师的时候,每每开家长会发卷子,总是会有两种很不和谐的状态出现:
一类家长是淡定的看着自己手中的卷子,时而蹙眉,时而摇头,但心无旁骛;
一类家长是扫一眼自己手中的卷子之后,开始左顾右盼,前后打听别人考了多少分。
这两类家长的孩子自然而然也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类的孩子相对应比较自信、大方,做事情也比较积极主动,上课回答问题举手频率也高,而且不畏惧失败,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二类的孩子则会比较内敛、缺少主动性;上课若非是自己绝对会的题目,绝不会举手回答问题;畏惧失败,更会为自己的成绩担心;但是学习上缺少方法性和技巧性;
最主要的是,第二类孩子被分数牢牢牵绊着了手脚,成绩低的时候一副惴惴然难安的样子,但成绩一旦不错,立即会喜形于色,难以再次沉浸在学习中的查漏补缺之中。
所以,家长对分数的态度,决定孩子的重心放在哪里。
一定要从一年级开始,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必喜怒形于色。孩子刚刚上学也不知道什么叫分数,家长对孩子拿到的有分数试卷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怎么认识考试分数。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查漏补缺情况,错误的知识点在哪里,如何快速进步等等。
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在一年级这个刚刚开始的阶段,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态度、习惯,远远胜过偶尔一次两次的成绩好坏。
进小学的头一年,无论如何,不管孩子做了什么让你难堪的事情,请不要对孩子发火,更不要让孩子难堪。如果一年实在坚持不了,请坚持一个学期。要知道,家长平静坚持的时间越长,孩子的收获和内省就会越多。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26/12b9c605d630420d8082eaab7b15de7f.jpeg
最后,请一定要接受自己的孩子就是普通人的想法和现实;不要对他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要求,只要他在努力、在前进,有理想、有目标,有捕获幸福的能力,懂得感恩,知道珍惜,如此就好!
别人家的孩子再好,那也是别人家的,是人家父母做到位了。有时间关注别人家的孩子,还不如多用点心在自己家孩子身上。
更不要把教育孩子这件事全推给老师。老师教的永远是课本的知识,而课本以外的,是家长的育。有了老师的教,家长的育,教育这件事才存在。你的孩子,只是老师众多学生中的一个;但你不一样,你是孩子世界里的唯一。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家长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而不是苛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