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哺乳清洁细菌杂谈 |
分类: 沫沫话孕期 |
前两天,有位新妈妈私信我,诉说自己母乳前的苦恼:她是一个人在家里带宝贝的,每次当小宝宝饿了着急着要吃的时候,她虽然已经很快速度去清洗乳头(怕有细菌对宝宝成长不利),可是宝贝总是会迫不及待的嚎啕大哭。她有两次试着用消毒湿巾擦拭后让宝贝吃,但是能够明显感觉到宝贝刚刚含上乳头时有想要呕吐的感觉,她也就不敢再用了。于是她想问问我,有没有什么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诚然,如何为宝贝营造一个安全干净的环境,不让孩子因此染上病菌,是妈妈们经常思考和担心的问题。尤其现在是炎炎夏日,总是动辄一身的汗,要做到如何清洁才能够让宝贝吃上干净放心的母乳,也是一些妈妈们的焦虑所在。
这里忽然想起一件小故事:在当年我生大宝的时候,做完手术后刚刚推回病房,就有意识要让宝贝及时吮吸母乳,以便能够快速有奶。当宝贝抱到我身边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乳房是否干净的问题,就让宝贝的爹去帮我打盆温水清洗完再喂。这时,月嫂和小护士几乎同时发声,告诉我直接让孩子吮吸就好。
小护士告诉我的是因为母乳本身带有抗体,再说手术前肯定都做过清洁,手术中又是无菌操作,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是否干净的问题。而我更喜欢月嫂的说法,让宝贝直接吮吸,这样才能够让他在第一时间记住妈妈的味道,喜欢上妈妈的味道。
按照专业医生的说法是,母乳喂养的过程就是先喂细菌再喂乳汁的有菌喂养过程。因为初生的婴儿在吮吸妈妈乳房的时候,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妈妈乳头上需要氧气才能够存活的需氧菌,然后才是乳管内不需要氧气也能够存活的厌氧菌,最后才能够吮吸到香甜的乳汁。
也就是说,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正常存在在妈妈乳头和乳头周围皮肤上的需氧菌与乳管内的厌氧菌会随着宝贝的吮吸与乳汁一同进入宝宝的消化道,这也是人类消化道正常菌群的最初基础。母乳喂养促进宝贝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母乳的消化吸收,而且能够促进宝贝免疫系统的成熟。
如果还看不明白这段话,那么相信宝贝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吃过“妈咪爱”、“双歧杆菌”之类帮助孩子治疗腹胀、消化不良、腹泻、增强免疫力的药吧。这些药物,本身就是一种或多种细菌。所以,孩子成长是无法在无菌状态下的,而细菌也并不见得是都让人闻之变色的。
所以,为了保持母乳喂养过程中菌种的平衡发展,妈妈在母乳喂养前没有必要用含有消毒剂的湿纸巾擦洗乳房,这样做有害无益。现在天气热,容易出汗,在母乳喂养前用温水毛巾擦洗乳房或者常规的每日冲凉就好。也没有必要非要等到宝贝火急火燎的着急着要吃奶的时候再去清洗,觉得出汗了直接擦洗一下就好。另外这样的夏日,最好还是使用终极武器——空调,一直保持室内温度在26°-28°之间,对宝宝和自己的健康都有利。
还有妈咪在母乳喂养中喜欢先挤掉一些乳汁,一来是认为里面的乳汁更干净些,二来是认为里面的乳汁更浓稠一些。其实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科学家已经发现母乳中含有超过700种的细菌,微生物的多样性能够帮助婴儿消化母乳或者促进自身免疫体系的形成;另外前端乳汁看起来的确比较稀薄,但是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乳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宝贝重要的营养来源,而后段乳汁因为含有较多的脂肪,所以比较浓稠,这样宝贝才会产生饱足感。
婴儿的嗅觉神经远远大于视觉,在他们还不能远观的时候,就可以准确的靠嗅觉找到妈妈的味道。有实验证明,将两个月左右的婴儿放在床上,在他两侧分别放上妈妈刚刚穿过的衣服和含有花香果香的干净衣服,他可以准确的将头移向妈妈衣服的位置。
是啊,小宝宝只有在妈妈身边才会安心,觉得无比安全。也只有妈妈的怀抱和妈妈的味道,是他们觉得最舒适、最安全的地方。
前一篇:大宝二宝所经历的月子时光之对比
后一篇:二宝妈产后瘦身难的几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