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三国嘻哈风格杂谈 |
分类: 可爱宝仔的幼儿园 |
酝酿多时的《三国演义》,终于在本周和儿子一起开篇了。
说“酝酿多时”,着实是用了许多准备的时光。早在我们的《论语》开始的时候,我就准备同时把《三国》开篇。但无奈老妈我水平有限,一部博大精深的《论语》把我折磨的找不到北,既需要查字典,又需要查资料,用了太多的准备时间。再加上四大名著里,我跟着名家看了数遍《红楼梦》,跟着电视看了多遍《西游记》,就对着纷杂战乱中的《三国》和英雄好汉云集的《水浒》不感兴趣,所以读《三国》的计划暂时搁浅。
近期我们的书多放在《百问百答》这类的常识性、知识性、科普性里面,儿子就会偶尔抱怨说,少了很多情节感强的故事,也缺了一些可以自由发挥的乐趣。就这样,《三国演义》终于被我放到桌面,不过也是几经曲折,才真正成为我们近期的新宠。
而之所以选择《三国》,对于儿子现在的年龄来说,我不想突出历史,因为历史是一个后天可以随时培养的知识范畴,不管时代怎么变迁,历史就在那里不会也无法改变。我想重点讲给他的,是里面的英雄气节与智慧,这对于男孩子来说比较重要;更想最终让他明白一些关于人性的东西:自古成王败寇,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
首先的曲折在于,我选择的这个版本的《三国演义》,不是专门针对孩子的简略本,所以上面没有图片只有文字。儿子先是开开心心的翻开,一看密密麻麻的的文字,顿时没了兴趣。当然我理解,这种心情估计和我乍看到一本英文原版书籍是一样的,头皮发麻人发懵。
不过,老妈怎会被这样的挫折感击败?我决定采取“曲线救国”策略。
策略一:耳熟能详的人物入手
儿子很是喜欢关羽,因为他有青龙偃月刀;儿子还知道貂蝉,因为她有闭月羞花貌。当然,这里就不要再追究是谁给他详谈过关于西施、貂蝉、昭君、玉环这四大美女的轶事趣闻。儿子知道桃园结义兄弟情深,也知道巧借东风草船借箭等知名的故事。
所以,我引用了一些他知道的人物,把他成功的吸引到想要具体了解《三国》的境况。
策略二:从相关歌曲、诗词入手
曾经的曾经,我非常喜欢《曹操》这首歌。于是翻出来给儿子: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朗朗上口,瞬间吸引了儿子的注意力。
等他对这首歌完全喜欢上之后,再告诉他还有一个更加气势磅礴的经典歌曲。我先是闷着嗓子来了句“滚滚长江东逝水”后,被自己呛的咳嗽不止的样子把儿子逗得哈哈大笑。然后把这首歌播放出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种豪情、气度,正是儿子所喜欢的。
这里当然忘不了那首早已熟悉的《赤壁怀古》,一起再来几遍吧,尤其是那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儿子却用男人的豪迈,给我强调他最喜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气魄与“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智慧。
哈哈,快快到《三国》中来吧!
策略三:三国杀的游戏
这款游戏说句老实话,我没有怎么玩过。儿子之所以知道,是他在兴趣班时看一些大孩子拿过。但是因为我本身没有细读过《三国》,对里面的人物也都是一知半解,所以我和他坦白需要我们共同学习之后,才可以和他玩这个游戏的。儿子喜欢和我玩游戏,更喜欢用真正的实力来赢我,所以他自然想要了解《三国》人物故事。
就这样,儿子的兴趣提升上来了,书也打开了。轮到我迷惑了。
最开始翻开书看书目120回,我和儿子说我们一天一回,小半年时间也就搞定了。可是真正打开后,第一句的“话说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直接引起儿子的疑惑,连连询问:“什么意思?什么意思?”
我大眼看去,通篇的半文言,也让我们的开始有了很大的障碍。
而不认字的儿子更是发挥了最大的想象力,比如巨鹿郡兄弟三人,一名张角……,儿子直接理解为“脚丫子”的脚,后来我们再谈起来,他干脆直接说“那个张脚丫子如何如何”,成功置我于无语抓狂中!
一个晚上的时间,第一回合的第一页也没有念完。
干脆,我给自己放轻松,及时调整策略,讲到哪里算哪里,自由发挥吧!于是便有了这几日晚上我们母子二人的嘻哈《三国》时间。
我举起书,模仿评书人的声音动作,“啪”的一声作为开始,然后压低声音:“开经偈——”
儿子倒聪明,直接接口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他把曾经听过的《金刚经》的开经偈直接用到这里来了。
我揉揉他的小脑袋,压着嗓子称赞:“这位客官天赋异常,着实聪明!不过,我们今天的开经偈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我摇头晃脑,儿子跟着嘿嘿直乐。
随后的时间,儿子有随时打断我念书的权利,用他的“张脚丫子三兄弟里,我最喜欢张梁,就他的名字最正常,所以我判断他们爸妈最喜欢他”之理解;用他的“如果张脚丫子真的可以呼风唤雨,他还打什么仗啊,直接狂风四起,雷雨闪电冰雹就可以胜利了”之想象;用他的“刘备为什么敢于摔他的儿子啊,就是因为他胳膊长呗,这边扔,那边一抄就接住了”之比手画脚的歪解……
我随时有解释的义务,我会突出“张角知道民心所向最难得,实乃有识之士!”也会感叹“刘备的叔叔能够把握投资方向,也是有远见之人!”还会解释“刘焉支援青州的五千人是他发工资,所以最后被邹靖带走。而跟着刘备去找卢植的五百人是刘备发工资,刘备是老板,所以才会跟着刘备走。”种种细节……
读书应该是快乐的,快乐的读书才是有效的。一味的追求速度也许并不适合儿子目前的状况,所以,我们就这样用着嘻嘻哈哈的风格,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