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沫沫的静好岁月
沫沫的静好岁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7,908
  • 关注人气:1,7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长避短”要知道短在哪里

(2014-11-27 21:37:25)
标签:

育儿

扬长避短

取长补短

幸福生活

分类: 可爱宝仔的幼儿园

“扬长避短”要知道短在哪里图片源自网络

人无完人,所以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也会有自己的短板。之前的观念叫做“取长补短”,重点就是就是要想方设法把“短板”的地方补起来,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崇尚“扬长避短”,更趋于通过合理的安排,将自己的优势发扬到极致,而想办法规避开劣势的部分。

这两种观点各有利弊,但是用到育儿上来讲,我觉得家长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更应该懂得如何“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孩子的优势智能,使其在某些地方有所建树或者充满成就感;而针对孩子的某些普通智能,则要有意识的“莫以别人之长来鉴别、肯定自家之短”,通俗的说法就是“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攀比别人家孩子的长处”。

但不管如何的育儿观念,家长一定要清楚的知道或者能够准确的判断自己孩子的“短板”在哪里,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面对孩子的某些“短板”却一味的否定或者不肯直接面对。

 

在儿子的朋友里,有一个孩子属于比较活泼爱动的,并且一直都有一种“霸气”在。也就是说一群孩子在玩,他是属于那种比较容易挑起事端的孩子。比如经常会主动地故意招惹别人;甚至会动手碰触别人,而且出手极快。正是因为他的动手能力在同龄孩子中属于“稳、准、狠”的类型,所以同龄的孩子都会有些怕他,不怎么和他玩,甚至有些家长也叮嘱自己家孩子不要和他玩,避免在争斗中吃亏。

这个孩子的妈妈就比较苦闷,因为她一直认为自己家孩子是属于内向、胆怯的孩子。不止一次的她在公开的场合,尤其是这个孩子和大一些的孩子打架吃亏的时候,她就会更加肯定她的观点。其实是因为同龄的孩子都不和他玩,所以他只能找大孩子玩。当他习惯性的去招惹大孩子,但大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然强一些,所以他难免吃亏。一旦孩子吃亏哭着回家,她就会更加笃定她的看法,而针对这个孩子把同龄孩子打哭的事情就会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我一直认为这个孩子在本性上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孩子,本性活泼,天真灿漫。而小男孩之间在一起玩打打闹闹是一定会发生的,所以我一直认为男孩子如果发生了战争,就应该向他一样,勇敢、在打斗中也善于寻找先机。这种小男孩长大后至少不“娘”。

但是我同样也认为他妈妈对孩子的看法会有失偏颇。因为好多次都是她在场能够知道事情的发生和过程,当然也会知道一般情况下都是自己的小男孩先去招惹了别人。所以这个孩子可能会有其他方面的短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公众场合,与内向与胆怯几乎不沾边。

如果家长不能公正的看待自己孩子的问题,认清楚孩子的“短板”而间接的去“护短”,对于孩子的成长还真不是好事。

 

再比如儿子的跆拳道课上有一个“下横叉”的动作要求,儿子和另一个小男孩做的好辛苦,而还有一个小姑娘就做的相对应很轻松。其实这个小姑娘是学了两年的舞蹈的,跆拳道上的“横叉”比起舞蹈的基本功来讲,简直算是小菜一碟。

但是那个小男孩的妈妈就会格外焦虑,她一直认为孩子为什么会做的不到位呢?而且通过这个动作的不到位,她就认为自己的孩子跟不上教练上课的节奏。每每放学她也都会要求她孩子留下来听教练重新讲解动作,孩子烦不胜烦。虽然教练一再给她强调孩子还小,刚刚开始练习,只要坚持就会做得很好,而且课堂上表现也很好。但是她却一再强调回家让孩子练习,但孩子不会。

后来她看我总是乐呵呵的陪儿子来,接儿子走。她就主动问我,看着孩子不会自己不着急吗?我告诉她教练不是说了吗,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就会有足够的成就。所以慢慢来就好。她就和我讨论那个小女孩横叉多么自如,而整个班里就我们两个的儿子做的不好。我想了想,认真的告诉她,我不认为我儿子做的不好。我知道我儿子属于偏力量型的孩子,身体的柔韧度自然不比舞蹈班的小姑娘,但是他其他的招式都做得不错,而且横叉也越下越好了。而且她儿子和我儿子是一样的情况,没有必要烦恼。这位妈妈最后只好羡慕我心态足够好!

其实这又是不清楚自己孩子短板在哪里的问题。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优秀全能?但是作为家长,更要清楚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优秀,而是我们的眼光出错了。如果我们都无法做到一生无错,何必要求小小孩子无过?

 

家长多方观察、判断孩子短板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去正确的调整,适当的规避;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用幸福的心去营造美好的生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