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下决心开始和宝仔一起读《论语》,是在过完年后。作为不学无术的老妈一枚,我对于这种大部头的经典国学,还是有些迟疑和犹豫的。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不教则罢,教了就要力求精准;不学则罢,学了就争取融会贯通。而对于《论语》,我在内心就对自己说,不要说融会贯通了,能坚持下来就好!
决定了,就开始前期准备工作吧!毕竟,《论语》不是故事,可以任由我发挥,可以任由宝仔变幻。最关键的,除了里面一些经典中的经典之外,我对于它,也是一知半解。
翻看了里面的内容,又和一些博友以及老师沟通后(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大学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点哦!),我制定下了漫长的计划:
1、两年之内完成《论语》全部的二十篇,492段。
2、每周重复进行5-8段,周周更新。
3、每天晚上读3-5遍本周的新内容。
4、每天早上读2遍,所有接触过的内容。
5、大致介绍段落意思,不强调。
6、每周进行新内容前,自己要先读懂、理顺里面的内容。
好了,雄赳赳,气昂昂,我们开始吧!
在那个冬天的晚上,儿子洗过澡缩在被窝里等待我们的故事时光,我故作神秘:“宝仔啊,我们今天开始,要有一个伟大的计划开始实施啦!”
儿子果然中计:“什么计划?快说,快说!”
我从身后拿出《论语》,递给他。
他伸手翻了翻,全部都是文字,立即感觉没有意思,反问我说:“你难道不知道我不认字吗?”
“不认字很光荣吗?”我从来没有强行教过他认字,导致这孩子,不认字倒是英雄了!
“算了,不认字就不认吧!”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放弃关于认字的讨论,继续我的开场:“儿子啊,你知道吗,我们国家有个皇帝,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这本书有多么的重要啦!”
宝仔躺在床上不语。
我继续:“这本书呢,主要记录了一个伟大的教育学家所说的话。妈妈也曾经混老师的吧!”
宝仔睁大眼睛点点头,总算和生活沾边了。
“那么,这个教育学家,可以说是所有老师的老师,老师的鼻祖!就是老师中的老大!”
儿子总算有些兴趣了。
我指着封面孔子的画像,说:“就是这位老先生。他叫孔子!”然后翻开书:“这里面啊,就是孔子教过的学生,太崇拜孔子了,就把老师的话记录下来。不但记录下来,还背诵下来;不但自己背诵下来,还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背诵!”
儿子在旁边开始念叨:“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溃也!”
哈哈,不错!把我曾经背诵的东西,拿出来学以致用啊!
然后,我就开始摇头晃脑:“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看儿子一副晕头转脑状,我忍住笑继续读了一遍。
终于,宝仔忍不住了,打断我说:“妈妈,妈妈,请说中国话!”
我看着他:“我说的就是中国话啊!你听不懂?”
他很奇怪的说:“那我怎么听不懂啊?是中国话吗?”
我刮刮他的鼻子:“当然是中国话了!不过,是很久以前年代的话!”
“哦!怪不得呢!那你给我解释解释吧!”儿子笑眯眯的看着我。
“是这样的。”我清了清嗓子,说:“孔子这位老先生说啊,学习,并且不断的复习,真的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啊。比如我们今天晚上读了《论语》,明天早上再读,以后天天都读,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复习,很开心吧!”
儿子不自觉地点点头。我乐不可支:“好嘞,答应下来,我们就要坚持不懈哦!”
我继续:“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了学习,又想啊,人活着不能只是学习啊,还要有别的重要的事情吧!嗯,那就是友情!学习累了,有朋友来了,更是一件高兴的事吧!宝仔觉得呢?比如甜甜姐姐来找你玩了,是不是很开心啊?”
宝仔点点头,说:“是的,我最喜欢和甜甜姐姐玩了!”
“对啊,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顿一顿,给儿子一个理解的时间后,我又开始说:“孔子对于学习和朋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发现自己的学生都特别崇拜自己,不由的更加冷静了。这就是圣人啊!随时可以调整自己。冷静之后,孔子说了什么呢?他说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就是他看着学生们都在崇拜自己,把自己当做很重要的VIP,就想到如果有人依旧不认识自己,那自己会不会生气呢?”
儿子想了想,摇摇头。
“对了!结果是当然不会生气了!因为他是君子嘛!就是有很好的人格品质的人,都可以叫君子!”
……
就这样,我们一问一答间,说说笑笑的坚持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
我没有让儿子跟我读,也没有要他背。只是不断地重复输入。有时候,我只读原文,不解释。他问了,我才说,不问,就让他自己去理解吧!
现在对于《学而第一》和《为政第二》里面的小段落,基本上我说上句,他都可以接得下来下句。《八佾第三》我们也开了篇儿。
可是有一天,也就是前段时间,他在我早上读《论语》的时候,忽然有些不耐烦的说:“妈妈,怎么又是论语啊!”
哇,小伙子有些厌烦了。
我觉得我差不多可以理解他的想法,于是这段时间放慢了我们的进程。从每天改成了一周两三次。就这样慢慢地进行着。也许,最初制定的两年计划,会变成三年;但是不是遥遥无期就好!
儿子,我不急!你也不用急!
本来不想在现在写关于我们不伦不类的《论语》生涯,一直计划等到我们把这本书结束,再来记录。但是昨天晚上儿子不经意的一个表现,让我忍不住得瑟一下哈!
昨天晚上我和儿子聊天,我问他:“妈妈漂亮吗?”
他回答说:“当然漂亮啊!”
我继续问:“怎么漂亮啦?”
他居然说了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一句未了,卧室里已经响起我没有形象的大笑,哈哈,儿子,不仅仅是你夸我这么简单哦!
虽然最后,他在我的大笑中,冷静的说了一句:“我是哄你开心的!”
但是我依旧很开心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