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宝仔和我一起去学校上课。因为这个课程要结束了,所以下课后,我特意留下几个同学进行补习。而这个时候,宝仔一个人溜出了教室。
因为是比较熟悉的地方,所以我也就随他去玩了。当我正在忙的时候,就听见宝仔很兴奋的在外面叫我:“妈妈,妈妈,你快过来看啊!好多漂亮的沫沫!”当时我没有在意,而是让另一个小姐姐去看看宝仔在做什么,而我继续和其他的小朋友补习功课。
一会儿,这个小姐姐也是极其兴奋又神秘的回来了:“老师,你过去看看吧,会大吃一惊的!”
我走了出去。只见宝仔站在一堆泡沫中间,而洗手池里也是满满的泡沫正往外冒,崭新的洗手液瓶子里空空如也!儿子兴奋的红着小脸,整个手臂泡在水池里,而小脚丫还在啪嗒啪嗒的踩着地上的沫沫。
“妈妈,妈妈,你快看我的作品!”
冷冷的天气,湿透的袖子和裤子……我深吸一口气!
满地的泡沫,整池的泡沫……我再深吸一口气!
随后而来的小同学们惊奇的叫声和蠢蠢欲动的眼神……我继续深吸一口气!
蹲下,搂住儿子!
“宝仔,这是什么作品?”我故作惊奇。
“是泡沫云!”
“很漂亮的泡沫云!我也很喜欢。这么漂亮的云,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我继续。
“妈妈,是用这个做的!”宝仔指着洗手液!
“哦!原来是这个做的啊!用了多少做出了这么多的泡泡?”很好奇的妈妈啊!
“我把一瓶子都倒进去了!”宝仔兴奋的说。
“倒了一瓶?哦,那你知道不知道这瓶子里装的东西是做什么的呢?”我不急不躁的说着。其实,看着他湿透了的袖子和鞋子,真是有些窝火啊!
“洗手液呗!妈妈,洗手用的。”宝仔没有嗅到风雨前的宁静,依旧开心不已。
“是洗手用的啊!那你怎么不洗手用而做泡沫玩?”我循序渐进,看着他再次企图把手伸进水池里,我已经有些咬牙切齿!
“很好玩啊!”儿子在我怀里挣扎着:“妈妈,你去忙吧,让我继续玩!”
“那么这是你自己的洗手液呢,还是别人的洗手液?”我开始步步紧逼。
“我不知道。不是我的。”宝仔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开始收敛笑容。
我不再说话,歪着头看着他。宝仔也停止了要继续的动作,瞪着眼睛看着我。
“浪费别人的东西了,对不对?”我一字一字的慢慢说。
“妈妈!”宝仔从我怀里站起来,看着我。
“洗手液是洗手用的,一瓶洗手液放在这里让所有的小朋友使用。而你,却一个人,使用了整整一瓶的洗手液,在这里玩泡泡。”我盯着他的眼睛,继续说:“不但浪费了一瓶的洗手液,还弄脏了地,弄了满池的泡泡,影响别人正常使用!”
“妈妈!我错了!”儿子开始有些敷衍的说着道歉的话,但是我没有看到他真正认为自己错了的意识。
“对我认错没有用啊!而且,有些事情并不仅仅认错就可以了。”我顿了顿,“比如妈妈带你去博物馆,你不听指挥故意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弄坏了,你觉得道歉就可以了?小错不注意,终会变成大错误的!”
“妈妈,妈妈,那怎么办?”宝仔开始撒娇!
“我认为,认错是一方面。你要向前台的姐姐道歉,说明原因,并主动赔偿!”我开始进入正题。
“好的。妈妈!”儿子一副快快解决问题的样子。
“好的?你怎么赔偿呢?”我表示出很疑惑的样子:“你有钱吗?”
“没有啊!”宝仔理所当然的说:“可是你有啊!”
“我为什么要为你的错误埋单呢?”我更加疑惑了:“你弄坏了别人的东西,为什么是我掏钱赔呢?”
“妈妈!妈妈!”儿子开始紧张,并且再次搂着我。
“你可以去道歉,同时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洗手液的赔偿金。”我开始出主意:“比如,你给姐姐说,你愿意在这里打扫一个礼拜的卫生!”看着儿子如释重负的眼神,我继续加码:“我呢,先回家给你准备小被子什么的拿来,你就住在这里,下周日我来接你回家!”
“不可以,妈妈!”宝仔瞬间开始大哭:“我不要住在这里,不要!”
“那你随便拿别人东西玩的时候,怎么没有想过后果呢?”我也搂着他,一直轻抚他的后背:“儿子,你知道的,哭不能解决问题,淡定,淡定!”
“妈妈,我错了!”此时此刻,宝仔才真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会让自己承担的后果,而不是仅仅敷衍了事。
“这样吧!”我想了一会儿:“宝仔,今天不是说一会儿要去买巧克力和零食吃吗?”
宝仔抽噎着点点头。
“我们把买零食的钱拿出来赔偿洗手液,但是你今天就没有零食吃了。可以吗?”
宝仔有些委屈,但还是点点头。
“好吧。这样就解决问题了。我也不舍得让你在这里住一个礼拜啊!那样我会很想很想你的!”我开始安慰他,同时又说:“不过呢,这是咱们两个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还不知道前台的姐姐会不会原谅你,同意我们这样做呢!”
儿子又紧张起来:“妈妈,那怎么办?”
“宝贝,别急。如果你是诚心的道歉,别人是可以感觉到的。你真正的知道自己错了,并且愿意为自己的错误有所承担,而且以后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别人是可以原谅你的!”
宝仔歪着头想了一下,“妈妈,我先把地给拖拖,把水池整理干净,然后再去道歉吧!”
“棒极了!儿子!”最后宝仔想出的解决办法,真的让我很高兴啊!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活泼爱动,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极有好处,只是偶尔会不留神做做他们这个年龄会做的事情,让大人哭笑不得。我不赞成动辄就训斥、批评孩子,与其打压,不如去理解他们的做法,接受他们的思想,从而慢慢的引导他们。明天很美好,一切会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