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岁的宝仔,对于钱的认识,可谓笼统又抽象——
硬币是钱;
钱就是钱;
红钱(百元钞)才是真正的钱;
钱可以买玩具;
没有钱了就等到有钱了再买玩具(这个表现的确是心态很好的说)。
仅此而已。
我曾经试图给他讲讲有关于钱的金额、面值;但是看他爱听不听,也就任他发展了。
我一直以为,人民币作为最广的流通工具,这小子还能始终不认识?由他去吧!
结果,在昨天的公交车上,通过实情实景,宝仔倒是很快的知道了硬币的区别。
昨天,宝仔和我一起坐公交车出去。在站牌他蛮开心的问我要了一枚硬币放在手里玩。当时我身上正好有一枚一毛的硬币,就随手给他了。
当公交车开过来的时候,我又拿了一个一块钱的硬币准备投币,结果又被他积极的要了去,准备他自己投币。我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公交车一如既往的人山人海,毫无立足之地。我们匆匆的从上车门走进车厢,又等了两站之后,总算有了一个座位。我和宝仔总算是安安稳稳的坐了下来。
这在这时,我忽然发现宝仔手里玩着的赫然是那个一块的硬币!
“仔仔,你把那个一毛的硬币投进去了?”因为我知道他有投币的动作,却没有注意看他投了什么。
“是啊!”他骄傲的回答我。
“可是怎么手里还有这个硬币啊?”
“我把小的投进去了!我想玩这个大的!”
这小子,居然认为投币就是投进去一个就好了。这是没有金钱观念啊!
“儿子啊,你知道吗?这两个钱是不一样。”
“我知道,一个大,一个小啊!”宝仔回答的理直气壮。
“不仅仅是大小不一样啊!大的代表一块钱,小的表示是一毛钱。而我们上车,要投一块钱的!”
“啊?妈妈,我不知道啊!”宝仔听出端倪后,开始小紧张的看着我。
“想投小的也可以,但是需要10个小的。也就是10个一毛钱,才等同于1个大的一块钱。”
“那怎么办啊,妈妈?”宝仔有些惴惴不安。
“这个司机叔叔真好。应该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也没有吆喝着吵你。我们要谢谢叔叔!”我一边看着车行的路线,一边和宝仔说着。(因为看多了司机大声吆喝乘客的样子,心中真的很谢谢这个司机,要是他在宝仔投下一毛钱后直接大喝一声,估计儿子的小心肝又该颤上几颤了。)
“这样吧,儿子。等下车就到了十字路口,等红灯的时候,你拿着这个一块钱再去重新投一次,并且给叔叔讲清楚,再谢谢叔叔,好不好?”
“好的妈妈。你和我一起过去吧!”
“好吧。我本来觉得你自己可以处理的,但是我觉得车行不稳,所以这次我陪着你!”
在十字路口,宝仔和我一起走到司机面前,把一块钱投进了投币箱,并且和司机说明了原因。司机笑着说,他看到小朋友投进去了一毛钱,不过看着不是故意的,也就没有说话。
宝仔认真地谢谢叔叔后,又和我一起走回自己的座位。
晚上到家里,宝仔认真地从存钱罐里找出几个不一样的硬币,开始主动问我:妈妈,这是多少钱啊?
于是他明白了,一块钱等于十个一毛钱,等于两个五毛钱。坐公交车,如果需要投币,可以有三种模式:投一个一块的大白钱;或者投两个五毛的黄钱;或者投十个一毛的小白钱。
哈哈,果然,实情实景的教育最有效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