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兴高采烈的说,儿子幼儿园要举行大型新年才艺表演活动,总算让家长参加啦!
近几日,陆续有一些朋友调侃似的问我,“是不是你儿子的幼儿园在做这样的活动啊?”
……
是啊,郑州在差一点儿光棍节的那天,应该是1月11日吧,举行了一场由100多个孩子组成的集体婚礼。
据报道说现场是人山人海,彩旗飘飘,大人小孩其乐融融……
不出所料,幼儿园的宣传效果应该是达到了吧。我们且不说是正面效果还是反面效应,但是这些孩子们的图片影像纷纷上了各个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的重要板块!
大家众说纷纭,综合看还是持否定态度的多,支持的少。
忽然就想到了武汉车展,身着比基尼的孩子们……
其实,孩子何其无辜,在他们眼里,这大概就是一场游戏,一个大型的过家家活动。
但是,这种游戏,这种活动,有了成人世界的参与,比如幼儿园方,比如家长方,比如媒体方,似乎就不仅仅是一场游戏与活动了。
有报道说:该幼儿园教学部主任侯静介绍,“婚恋敏感期”是3至6岁的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需要家长、老师的正确引导。“‘集体婚礼’也是从孩子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婚姻角色的扮演,让孩子们顺利度过成长阶段的婚恋敏感期。”
那么谁能告诉大家,角色扮演之后呢?这个敏感期是度过了,还是没有度过呢?
如果是一场游戏,那么就当做一场游戏好了。不必这么大张旗鼓,不必这么招摇,现在很多家长不是都会开玩笑似的说,将来我家儿媳妇就预定是你家女儿了!也会有所谓的青梅竹马般的孩子一直在一起玩耍。
孩子的未来有无数的可能,这些是我们作为家长都知道的事情。
如果是一种训练与引导,那么就要另当别说了。
首先,孩子的好朋友是会随着心情而变化的。如果变化了,新娘不再和新郎玩了,那么,他们要怎么办?是要他们随天性:开心就在一起玩,不开心就彼此不搭理,那么是不是就会让他们感觉到结婚容易离婚也不难,婚姻就是一场儿戏?
还是要强迫他们明白,婚姻是有责任在的,而责任是重要的,所以结婚容易离婚却不能随便?
其次,难道一场形式上的集体婚礼,就可以对孩子“顺利度过成长阶段的婚恋敏感期”有真正意义上的引导了吗?原来,在这个幼儿园的教育“专家”眼里,顺利度过一个阶段,就是一种形式!
像极了成人世界里的大龄剩男剩女,到了一定年龄到了一定期限,就要在无数人的催促中,匆匆忙忙的完成自己的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而过后是后悔还是幸福,却只有自己知道。但一般来说,匆忙完成的,一定是会有缺憾的。
再者,在以后孩子们真正走入结婚的殿堂时,不知道彼时所谓神圣的仪式,对于他们来讲是否还神圣。
其实,就像有些人说的,就是像我这样的闲人,操了些闲心,把一场幼儿的活动变得复杂化了而已。
是的,仅仅是一场儿童游戏而已,也请我们教育界的一些专家,可以真正从儿童的心理学入手,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入手,不要靠噱头,而是靠真正的关心孩子,关爱下一代来设计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主动认知,而非被动接受,让成人在孩子的世界居于真正的辅助与引导地位,让孩子有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童年生活!
最后,发自肺腑的说上一句:幸好,我的孩子不在那个幼儿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