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将至,很多同龄孩子的妈妈在一起聊起的话题,居然已经成为了“要不要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给孩子报什么辅导班?”
因为宝仔在9月份会入幼儿园,所以,我希望可以带着他一起提前领略一下上课的氛围与感觉,让他有一个集体的概念,也是为人母的一种望子成龙的期盼;于是,我在今年3月份开始,带他去试听了几种类型的课,看他在哪个方面可以感兴趣。
首先是语言类课程。
我带他去试听了家门口儿的一家英文辅导班的启蒙课,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我不得而知,因为家长统一都被上家长课堂了,在孩子课后的展示表现中,儿子在几个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中表现并不是那么积极,老师教了几个英文单词,宝仔除了我在家里教的一个单词可以之外,其他都是随大流而过。而结束之后,我和他的交流是:“儿子,怎么样啊?喜欢吗?”他不言语,快回到家的时候,才说:“妈妈啊,我觉得老师不错,给我吃了洋葱圈!”……结果不言而喻。
倒是前两天我带他出差时,顺带让他去参加了原学校的一节公开课。他倒是记住了几个典型的TPR动作以及发音,这两天还在不断的做小老师,教我要如何说如何做呢!
所以,语言的学习,我大概会放在幼儿园上学之后吧。循序渐进,不间隔的让他玩语言吧!
然后我选择了一家右脑开发的机构,让他去听一节右脑开发的课程。
人类的大脑很神奇,而中国式的教育结果优秀的孩子一般都属于左脑型的,所以我们的右脑还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属于图片、形象、音乐、创造等等能力的右脑潜能开发,对于小朋友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一对一的课堂,老师大容量的输入,因为大容量输入而非常快的语速,都让宝仔觉得非常不适应。不过通过这个课,我也看到了宝仔的不足,比如他的专注力与数理能力。因为他不喜欢这个课堂,所以,我就在课后有目的的做了一些训练给他。
不过,我目前还是比较头疼与迷茫中的:前几天我们两个在玩数字游戏,比如训练从1到100的数数,比如1+1=?的简单加法。可是,就在说1+1=?的时候,我与他有了一些冲突——
他说1+1=1;因为0+0=0!同时推出2+2=2这样的结论来。同时拿出一个奥利奥夹心饼干,掰成两块儿,然后又把两块儿用中间的夹心粘到了一起,得意的说:你看,1块饼干+1块饼干,还是1块饼干吧!
哭笑不得之余,我欣慰他的理解力与创造力,但是却忧心他在随后的幼儿园中是否可以适应情况的问题。这种情况,不能武断的说他是错的,也不能大力去表扬他的“小聪明”,不是吗?
曾经,他在他爸爸的启发下,以及无数个科幻电影的影响下,有了自己的远大目标:要建造自己的机器人,可以为他挣钱,可以保护我!而且,他还在无数次的讲,他的机器人怎样会自我复制,能有什么样的本领等等。
终于,我给他找了一个机器人的辅导班,并兴致勃勃的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带他去了。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冷静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想做机器人,要从积木开始。针对3岁孩子的启蒙课,就是垒积木。而这个积木的课程,大约会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因为孩子太小,所以他们的手脑协调能力还有待于成长的积累。那么接触到简单的编程与组装机器人,大约要到小学阶段了。如果对真正的编程理解与操作,大约是中学阶段。
我很难想象如果花上几万块钱,让他堆积3年的积木,他是否可以坚持,我是否能够承受。
那么能否让他在保持着兴趣的同时,从理解能力上,从动手能力上给他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呢?我正在纠结这个问题。现在依旧在纠结中。
不过,宝仔对去玩儿积木也是不怎么情愿的。他更喜欢里面通过简单编程后的小跳蛙。但是老师却坚持让他学过几年后才能真正接触到这样的制作中。
在我内心深处,我非常想让在幼儿园之前就接触跆拳道。不管是从强身健体还是自我保护的方面出发。宝仔属于在外面比较“小绵羊”在家里却“大灰狼”的角色。一般情况下,在外边不惹事,不张狂,甚至是比较胆怯,面对强势力量的袭击(比如游乐场中,调皮的大孩子故意的挑衅),会由衷的要躲开。
所以,对这个项目,我正在努力寻找中……
虽然现在我没有正式的给他报任何课外班,但是我想在不违背孩子意愿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给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给孩子选择一些正确的辅导。毕竟,以后的世界是多维的世界,孩子面临的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而我们心中的宝贝,也正是我们人类未来的希望!
但是我们更不能盲目,不能拔苗助长!有正确的心态,有合适的教育理念,有对孩子教育长远的规划,更要有我们的言传身教,我们的孩子才会茁壮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