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瓷亦称蛋壳瓷,是景德镇传统瓷器特种工艺产品之一,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始于明永乐时,成化时已有较高成就。
本人在早年有幸收藏了几个脱胎瓷器,在各种媒体上搜查资料时也拜读和目睹了藏友们晒出的脱胎、薄胎瓷器器物。通过对比分析,本人认为脱胎瓷器与薄胎瓷器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一、脱胎瓷器,顾名思义就是没有胎的瓷器,是纯釉制成的;薄胎瓷器即使胎体再薄,它也是有胎的。因此,把两者混在一起称呼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在蛋壳般薄厚的器面上雕刻纹饰,有胎和无胎的难易程度是绝对不会一样的。二、脱胎瓷器与薄胎瓷器可能在工艺方面大致一样,但由于资料缺乏,本人也不是制瓷专家,但笨理思考,它们在制作过程中的工艺也绝对不可能完全一样的。三、重量不一致。脱胎瓷器,形似烟轻如云,拿在手里确实有怕被风吹去的感觉。薄胎瓷器经管再轻,与脱胎瓷器相比也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特别是我收藏的一对宣德款烛台,上部的罩为脱胎,下部的座为薄胎,可明显对比它们的重量不同。四、虽然本人看见的实物有限,但在脱胎瓷器上彩绘的比素胎的要多,这可能与明代初期人们特别是官府幕僚的喜好有关联。
http://s12/middle/5e54ca7fh7a7fdd1ad04b&690
碗底暗刻永乐年制款九龙纹脱胎,芒口覆烧大碗。
http://s4/middle/5e54ca7fhc8fea374fd73&690
杯底部暗刻永乐年制四字款、芒口龙纹杯。
http://s16/middle/5e54ca7fh7a7fdd7d11df&690
瓶底暗刻永乐年制四字款、瓶腹部暗藏青花钴料的龙凤纹梅瓶。
http://s5/middle/5e54ca7fhc8fea71b2404&690
瓶底暗刻永乐年制四字款的双凤纹梅瓶。
http://s5/middle/5e54ca7fhc8fea6a4ddf4&690
瓶底书写永乐年制四字款的狮子滚绣球纹脱胎玉壶春瓶。
http://s3/middle/5e54ca7fh7a7fdd472b02&690
底部书写宣德年制四字款的黑地五彩龙凤纹脱胎葫芦瓶。
http://s11/middle/5e54ca7fhc8fea552a3ca&690
底部书写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的孔雀绿地花虫脱胎玉壶春瓶。
http://s13/middle/5e54ca7fhc8fea5f93cfc&690
底部书写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的绿地仙人弈棋纹脱胎蒜头瓶。
http://s15/middle/5e54ca7fhc8fea424bb5e&690
上部为脱胎、下部为薄胎,暗刻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的烛台。
http://s16/middle/5e54ca7fhc8fea27c623f&690
底部书写“大明宣德二年丁未仲秋”款的脱胎宝石红地银粉绘折枝花卉纹大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