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天里的一本书# 最伟大的行走——《一个人的朝圣》

(2015-06-29 18:11:45)
标签:

一个人的朝圣

英国

文学

行走

救赎

分类: 关于文学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51f6yKkUebL.jpg最伟大的行走——《一个人的朝圣》" TITLE="#春天里的一本书# 最伟大的行走——《一个人的朝圣》" />
 
        考试周是最偷闲的时光,我的阅读又拾起来。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这本书听过好多次,一直怨念书名的翻译,《一个人的朝圣》实在对不起Harold的存在。我从不认为概括能在艺术上做些什么,文学绘画哲学是极其个人的事情。翻译者们常常把这忘记,我还怨念过《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多么美好无奇的题目,译成《本杰明·巴顿奇事》票房定会减半。无论60岁花87天足足走627英里看患癌友人,还是违背生长规律越活越年轻颜值越高,这是HaroldBenjamin的独家,任何人无从获得,无从效仿,无从流传。
    之所以用一篇文纪念《一个人的朝圣》,是太久没有一本书让我泪流不止,差点哭瞎。这本书能进Kindle的都是中文版,英文只能在电脑看,姐一丝不犹豫选择伤眼睛。昨儿一天,伴着阴郁和阴雨,我盯着屏幕,饭也不吃,被这个老爷爷感动坏了。行程快结束(胜利)时他的挣扎,看到二十年未见的Queenie的蓦然,与妻子Maureen终于的真正交谈相视大笑,眼泪哗哗掉,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哭得感天动地,外面下雨,里面哭泣,雨越下越大,我越哭越厉害,眼泪也来不及擦,还得模糊地看后面的字儿,然后又是一通哭。
     我26岁,没机会拥有20年不见的老友,更没有在舞会一定终身的爱情,为何能被这本书打得支离破碎,久久不能忘怀。其一,作者Rachel Joyce是个女人,当女人发起执念,仿佛谁都阻挡不了,更何况这个女人本职写剧本,对舞台布景,气氛,人物,台词把握得恰到好处。小说各章题目简单至极,举几个例子,Harold and Dog, Harold and Letter, Harold and Queenie...一幕一幕,清清楚楚,不变的是行走,一直在走。这627英里,走过了BATH,STRATFORD-UPON-AVON,还有各种shire,小说大卖之后,这条路线或许能成为旅游热线,Harold在各地买过纪念品给Q和M,还蹭导游见了不少地方。可是这些不足为奇,我痴迷的是书中对天空,田地,风雨和鸟虫的刻画。布景的精妙无疑让故事动心。天色的渐变,鸟鸣的高低,地形的起伏,就是小说最好的旋律,有时小夜曲有时咏叹调,弹在心间。
   其二,临时脑抽决定徒步看好友的是花甲之人,这也许是泪水的源起。但凡主人公换成五十岁及以下男子,救赎的悲剧效果就弱了好多。如妻子Maureen说,Harold像是“中年危机”的延迟版本,一开始文本也极力渲染他的弱势,胆怯,无足轻重,妻子取笑他徒步最远就是到车门,在剑桥毕业酗酒自杀的儿子短暂人生中他也缺席,铁定“中年危机”没跑。所有一切,在六百英里后完全被打碎,Maureen震惊发现Harold在儿子很多照片有微弱的出现,二十年来把儿子死归咎父亲的缺位毫无道理,Harold承受分居楼梯见面也无言的日子,幼年母亲出走,父亲寻欢饮酒,中年丧子,妻子形同陌路,唯一的女性朋友为他的鲁莽担责而离开工作和他的世界,缺爱的一生,想爱的一生,泣不成声。
   其三,行走的力量原来不是惊天动地。Harold只是在走,即使到了Queenie的病院,也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我走了awfully long的路来到这,姐当时就泪奔了。题目pilgrimage浓浓的宗教感带着点讽刺,走着走着后因为媒体大肆报道,一批外人加入,美其名曰朝圣,还制作了团体体恤,传销活动的即视感,那部分情节我看的特别快,一心想Harold快刀斩乱麻,把跟班抛掉然后跑掉。当流浪狗也不再跟随他的时候,一阵畅然,走又变成了走,为癌症晚期的朋友而走,只要在走,她就活着,只要不停,她就不死。如今的徒步带有太多噱头,罗布泊青海湖那边无数的步行者,究竟是在挑战极限还是寻求新鲜不得而知,其实剥开外衣,走路就是走路,如Harold说,就是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他走到骨节肿胀,流血化脓也继续着,周围专业驴友看着他在笑,笑什么呢,有装备了不起么…行走带给他的,除了无尽的身体折磨(个别片段真让我想起村上跑马拉松最难捱的痛苦),还有此生的回忆和怀念。他越走记忆就越清晰,关于父母,儿子,妻子,同事,上司…走过的坐标,张张明信片,拼起了整个故事的jigsaw
   其四,死亡原来也不是惊天动地。一个寻常的日子,他收到了Queenie的来信,说手术后癌症扩散将不久于世,Harold本是简单地回复“期待你会好”然后投入邮筒。岂料走到加油站,一个女孩给他微波了汉堡(他从来不吃汉堡),女孩讲她的姑姑得了癌症,是因为女孩坚定的信念姑姑延续了生命,这就Harold行走的导火线,后来女孩到Maureen家哭着说姑姑早就过世,骗了Horald受罪实在不好云云,当然Horald最后也不知真相。书中出现了三处死亡,除了刚才的女孩姑姑,还有儿子David自杀,和结尾Queenie的离去。儿子的自杀是在旅途一半给加油站女生明信片中写的,那么轻描淡写,心里却在扭着。Q的离去大概是本书最有力量的时刻,Harold在路途中脑补了各种相见的情景,买了蜂蜜/时钟能吃能用,谁曾想相见如此静寂,Q躺在床上被癌细胞吃剩的残骸(晚上读一定会做噩梦),机体只是存在着,Harold默默挂起了表,轻声说了几句,把整袋子礼物留下离开了。我很感激之后一个小章节对Queenie有了交代,对Harold来她的确感知到了,真窝心。最后的离开甚是简洁,一口气过去,下一口气没来,就这么轻松。
   是的,这些太不惊天动地的一切把我弄的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几章哭了我半小时,晚饭都没力气吃,然后也就没吃。英国文学史John BunyanThe pilgrim's progress《天路历程》让我第一次认识了pilgrim,当然没读过,那个时期的文学无从下口。文学一旦扯上宗教,瞬间好感度降低,这也就是为啥乔治艾略特还有简奥斯汀有让我厌倦的地方。宗教本身太矛盾了,看起来崇高无比,落实到个人却很自私,当然我没有资格评点,只是希望它离文学远一点。还好,题目只是题目,书中喊着朝圣的人很快就离场了,喧闹后立即鸟兽散。
   我特别喜爱书的结尾,像是《两小无猜》或是《怦然心动》,HaroldMaureen夫妻两人回忆舞会青涩的搭讪,在海边放肆笑当时的自己,剪影真的好美。
   亲爱的,如果你尚未老,读读这本吧,洗洗心想想不惊天动地的力量,如果你已老去,读读这本吧,趁着你还可以更老的时候。
                            http://hnrb.zjol.com.cn/hnrb/res/1/20140216/29921392523013140.jpg最伟大的行走——《一个人的朝圣》" TITLE="#春天里的一本书# 最伟大的行走——《一个人的朝圣》" />
 
 
那些走心的句子们: 
He supposed they must be office workers because their faces appeared fixed as if the joy had been squeezed away.  剧作家像在白描人物的情态。
"Tell her Harold Fry is on his way. All she has to do is wait. Because am going to save her, you see. will keep walking and she must keep living."书中只选一个片段估计就这个了吧。行走像是发出号角的时刻。
He never did the unexpected.  比水还淡的人生,没有人能期待你做出点什么,又是沉默的大多数了。
As time passed and he found his rhythm, he began to feel more certain. England opened beneath his feet, and the feeling of freedom, of pushing into the unknown, was so exhilarating he had to smile. He was in the world by himself and nothing could get in the way or ask him to mow the lawn.   整个英格兰在我脚下,小人物的英雄时间
Life was very different when you walked through it. 这是literally"走"过人生
All he had to do was to place one foot in front of the other. The simplicity was joyful. If he kept going forward, he would of course arrive.
I'm either watching rain, or waiting for it. 吐槽英国天气,我已经习惯了
It must be the same all over England. People were buying milk, or filling their cars with petrol, or even posting letters. And what no one else knew was the appalling weight of the thing they were carrying inside. The superhuman effort it took sometimes to be normal, and part of things that appear both easy and everyday. The loneliness of that.  所谓日常的可怕。
Martina resoled and polished the shoes and said, "You don't get services like that on the NHS". 吐槽NHS,我也已经习惯了。我就没听到一期Friday Night comedy不骂NHS滴
Maybe it's what the world needs. little less sense, and little more faith. 所谓理性的可怕。
失去老伴
Elizabeth的。Rex, miss her all the time. know in my head that she has gone, but still keep looking. 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am getting used to the pain. It's like discovering great hole in the ground. To begin with, you forget it's there and you keep falling in. After while, it's still there, but you learn to walk round it.  这表达赞绝了,像不像失恋的电线杆比喻!“那个人就好比我走路撞上了一根电线杆,很疼,以后我走路都会绕着电线杆走, 可能很久以后,我都不记得撞得有多疼了,可是,那个电线杆,永远都在。”
To have come all the way and discovered what it was you wanted, only to know that you must lose it again. 胜利的到达,怎么还是那么悲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