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由于近期灾难频频,弱小的大脑再也盛不了接二连三的杯具,不得已催生出这篇发泄文。
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不只再次加深我对自然地敬畏,更昭示2012世界末日的巨大可能性。我是个贪生怕死的人,周围人都知道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的同志,赞扬守在核电站的死士,可我做不了,我对生活有太多的依恋和不舍,爱尔兰、呼啸山庄、瓦尔登湖还在等我,我做不到。
隐约记得作家张洁说过,白桦林在风中簌簌,她宁愿坐在一支椅上“喀嚓”一声死去。我也一样认为“喀嚓”是生命终结的最好方式。得知亲友讣告,“喀嚓”一声过去;听说高中举人,范进“喀嚓”;被判死刑,贪官“喀嚓”...各种“喀嚓”,少了难捱的苦痛,也是对死亡最高的homage.而跳楼自杀,则受尽各种折磨----坠楼前要写遗书,登楼时要巩固必死之心,跳楼前要环视大千世界心灰意冷,降落时也许要承受短暂几秒再也回不了头的后悔,撞地时崩裂的冲力,或者还有死不了的终身痛苦...如果2012一定要毁灭我,请让我“喀嚓”!!学姐的坠楼至今仍让我不解。坠落是我最恐惧的梦魇,每次都在一身冷汗中惊醒。得知消息的那天夜晚,我听着手机里低沉怀旧的女声,眼泪不由落下...我想问,她降落的那瞬间,是否有那么一丝悔意?
前几天读周国平博文《论苦难》感触颇深,他说----
人生中有的遭遇是没有安慰也没有补偿的,只能全盘接受。我为接受找到的唯一理由是,人生在总体上就是悲剧,因此就不必追究细节的悲惨了。塞涅卡在相似意义上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偶觉滴,存在的意义在于那十分之一的过活。
P.S.
翻到D以前的诗作,甚为喜欢,摘到日记中,今天不知为何想写在此文中,
我低着眉绣着我的人
表面光鲜非凡
背面驳驳斑斑
我也曾经这样经营我的情
结果像那断了供应的实鲜蔬菜
爱在谷物仓里腐烂
P.P.S.
今日我班聚会,吃吃喝喝,玩玩游戏,虽没几个知心朋友,也甚是欢乐。现在心境果然与以前大不相同,被“大冒险”罚去外面喊一声“我最漂亮”,俺竟毅然决然出去吼,引来众人斜视,30几位同学热烈鼓掌,俺脸竟不变色,实乃成熟之标志。我人生的十分之一又加了一笔色彩BRAVO。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