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丰富的精神内涵
(2009-02-06 11:00:46)
标签:
杂谈 |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太极拳则是中华武苑之中绚丽夺目的一枝。太极拳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流传甚远,老幼咸宜,堪称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之瑰宝,中华武林之绝学。这项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现已传至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健身运动,国际武联将每年5月定为“世界太极拳月”。
古语有“修炼之为教”的说法,意即修炼是一种教育。练太极拳不仅强身健体,攻防格斗,另一重要方面是修身养性。通过太极拳本身内涵或外在的美育特点,加强练拳者美的教育,增强其个性、品德、涵养的精神美,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
太极拳深涵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哲学原理,学练太极拳不仅需要讲究拳理、技巧和勤学苦练,关键更要感悟人生的哲理、做人的道理。修身养性并非仅仅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更应该是品德、情操和精神上的修炼。因此,练拳的主要目的是修德。太极拳讲究“立身中正”,练拳如此,做人更应立身中正,一身正气。这种正气来自优秀的道德修养。再如,太极拳要求内外兼修。“内”不仅指内功、内劲,还指意识。意识影响人的行为,拳论中“心静用意”、“用意不用力”等有关意识的论述十分重要。因为,意识可以影响人的动作。心平气和则拳势凝重沉稳,心浮气躁则拳势松散轻浮。“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正是一种意识写照。只有在正确理念引导下才会产生高尚情怀和品德。这种高尚的品德又会影响人的拳,使其意识与形体完美结合,从而透出自然、大方、朴素、凝重的气势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太极拳不仅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哲学原理,且具极高的美学和观赏价值。我认为每种艺术都有其美学内涵,太极拳是一种合乎人的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美的运动。因此,每位学员应在动作合乎规范的基础上追求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圆润之美。
苏教练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