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5e528423gc8c17190da45&690
天下为公
2012.9.3.
两千多年前,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写了《礼记•礼运篇》。
其中,给出了一个“天下为公”,社会“大同”的命题。
然而直到今天,我觉得解决这个“天下为公”社会“大同”的命题极为艰难,近似乎无解。
于是,我穿越时空,给西汉戴圣打了个电话。
我问道:尊敬的戴圣先生,你们当时给出的这个命题的思想本源是什么啊?
他回答说:先有了“天下为公”,然后就会有社会“大同”。如果没有“天下为公”,那就不可能达到社会“大同”。“天下为公”是社会“大同”的先决条件。
我正在琢磨他的话。
想不到这戴圣反问我道:西汉建立距离你们的现在,已经过了2116年,这个社会“大同”的命题你们得以解决了吗?
我回答说:百年之前,有一位叫孙中山的人,领着一群仁人志士,为了“天下为公”,为了社会“大同”,抛了头颅,洒了热血,肝胆涂地,推翻了清皇朝。
“后来呢?情况怎样了?”这位礼学家接着问道。
我急忙再找来他的《礼记•礼运篇》,反复细读数遍,将其中要领对照于现实。
呵呵,对照的结果,这个“后来的情况”我是着实答不出来。
我于是这般回答道:我们现在正在为“天下为公”,社会“大同”努力奋斗着呢。
这戴圣隔着历史的那一端发起了牢骚:你就直接告诉我还没有解决不就得啦!唉!这么久了,你们这些晚辈的晚辈的晚辈,是咋整的啊?
我,真的弄不明白,为什么解决社会“大同”的这道命题如此之难。
嗯,辜负这位戴圣先生的愿望了。
但是,到底是谁辜负了这位老老老先生的愿望呢?
遗憾,我始终都没有弄出个结果来。。。。。。
http://s12/middle/5e528423gc8c17377ba3b&690
http://s5/middle/5e528423gc8c176b4fbd4&690
(注:1.《礼记•礼运篇》关于天下为公,社会大同的文字如下:“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 前些日子,到了南京总统府游览。一幅孙中三先生和他的同志们的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革命的先行者们,为了推翻清皇朝,为了国人能够“天下为公”社会“大同”,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许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联想到当今的现实,拜金主义召唤着我们,我们都在做一个时间的消磨者,在做一个生命的消耗者,在做一个历史的旁观者。历史的担当,似乎与我们无缘。居然,我,心中升腾起一股寒气......于是,有了以上的照片和文字。
http://s2/middle/5e528423gc8c17b1a4871&690
3.照片采用多重曝光技术拍摄。后期对色相饱和度做了处理。照片和文字采用和转载,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