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2013-02-05 04:22:40)
标签:

历史

文化

中国

中华传统文化

杂谈

分类: 中国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之一,有着5000年的历史.一个产生的如此早的国家一直兴盛至今,一定有什么重要的因素在扶持的她,这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文化对人的直接作用则体现在对人的教育上.教育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因此怎样的文化或者说怎样的精神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进步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来谈谈我脑中所认识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谈到影响,就要从两个方面说起,有利有弊。我将对其影响从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来阐释。 孔孟之道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套重要的思想。他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代表。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中经典的思想,一直对现在的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了“三纲五常”说。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而后,孟子又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这一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注重家庭,君臣之间的关系。
      (一) 家庭 如果说人是社会中的个体,那么家庭可以算是社会中的最基本的单位。一个社会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社会的复杂多样也是因为家庭的多种多样。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就是孩子最早接触的课堂。 孔子提出的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是说在家庭中孩子要听从父亲,妻子要听从丈夫。这也体现了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有序”。“有序”在家庭中主要体现为“长幼有序”。这一点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仍旧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年纪大的人往往都要坐在正位。如果长辈们没有拿起筷子来动桌上的菜的话,小孩子们是不可以先吃的。再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一日孔融的父亲买了些梨子回来,把一个大个的梨拿给了孔融,结果孔融不但没有吃,还对父亲说“还是把大梨让给哥哥吃吧!我是小孩,吃小的。” 家庭中除了亲属间长幼有序外,还有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夫妻有别”“夫为妻纲”。古代时期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父系社会,男权当道,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很低微的。在家庭中,男人往往充当了一家之主,在外要养家糊口,而女人主要是配合男人在家中操持家务。因此作为丈夫,要对家庭负责。而作为妻子要守妇道,要学会相夫教子,但这也不意味着女性在家庭总没有地位。建立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夫妻双方的互相尊重。其实这不仅仅关系着夫妻间是否和睦,也同样影响着未来要扮演同样角色的子女们。 但这一思想对现在的社会也存在消极的一面的影响,它的消极主要体现在人们对它的理解上产生的错误。很多人认为只要年纪长,或者因为是家中的主人(多指男人)就在家中为所欲为,家庭暴力屡见不鲜。其实这并不是儒家所提倡的思想。而是一种人格的扭曲。 古代的传统思想中“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家庭的和睦与否也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环境。因此提倡家庭和睦反对扭曲古人的思想,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二) 社会 社会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笼统的划分,可以分为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人们每天都生活在社会中,接触着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儿。因此,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如何才能站得住脚就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对此,儒家思想提出了“君为臣纲” “君臣有义”“尊卑有序”以及“仁、义、礼、智、信”。在这些思想中不难看出“君臣”关系是一层很重要的关系。无论在怎样的社会中,都存在着一种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维持是双方面的。一方面,领导者要顾全大局,对当下的局面进行正确判断和分析;另一方面,被领导者要忠于并服从领导者的命令。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君为臣纲” “君臣有义”。 “尊卑有序”其实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等级观念。儒家的等级观念的主要内容是:1、人们对财富的占有和消费应与社会地位的等级相符2、社会上分为两种人:一种是不从事物质生产劳动而占有丰富物质财富的“君子”(包括天子、诸侯、各级臣僚及儒者) ,一种是广大从事物质财富的创造,却只有很少物质财富的被统治者,即所谓“小人”。如果说前文提到的思想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积极方面的,那么“尊卑有序”恐怕就是消极大于积极。古时提倡“尊卑有序”的主要是在政治上,后来才波及到整个社会。是因为我国古代主要是一王权为之高无上的。其次,各级官吏要听从自己上级的安排,这样以便于国家的管理。而对于现在来说尊卑有序则“过分”反映在整个社会,而且十分明显。一个人,如果他所占有的物质财富越多,那么在当今的社会就越有地位。这种以物质来划分社会等级的方法的出现,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人们对文化的不重视。同时也拉开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等级观念内容中的第二点,在历史上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孔子以后的人们为了可以做官,多纷纷参加科举考试。而很少有人愿意参加实际的,对现实生活的改造。因而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三)友谊 古人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是真正的友情是像水一样的平淡的和气的健康的。孟子认为 “朋友有信”是非常重要的,孔子也说过“仁、义、礼、智、信”。孔子的这一观点适用面非常广。不仅可以是对君臣之间,家庭之间,也是再说朋友之间。“仁”是一种人文精神。“义”是则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对朋友有仁有义一直是我们所支持的。“礼”简单说就是要尊重他人,尊重朋友,尊重是一切的开始。“信”是做人最根本的,最基础的。没有了信,一切皆无从谈起。作为朋友更要以诚待人,相信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这也是现在教育中所提倡的。 以上只是从单个方面谈,还不够全面.其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在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上,我们要抱着批判的继承的态度,客观的对待先人所提出的理论和观点。不应盲目的效仿和崇拜。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加以利用。这就是我对我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一些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