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泉州市广播电视报http://www.qzrt.com/gdb/2009-03/31/cms17324article.shtml
http://www.qzrt.com/gdb/2009-03/31/11-02_61efcef2a0da4406a96e7912a37e6f4a.jpg
风雨炼狱8年守候,爱妻托起他的导演梦
康洪雷的爱情萌生于1982年3月。那时,20岁的康洪雷正在内蒙古艺术学校话剧表演专业读书。仿佛一夜之间,这个原本瘦小的男孩,突然发现自己身上有了明显的青春迹象:他的个头窜到了1.70米,喉结突出,嘴唇两边冒出了黑黑的胡须……青春催生爱情,就在这时,康洪雷悄悄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叫弓小宁的女孩。弓小宁是蒙古族人,比康洪雷大2岁,有着草原姑娘特有的洒脱与野性。她身材凹凸有致,梳着一头精致的麻花辫,一走起路来蒙古长袍上的铃铛“叮当”作响,别有一番韵致。在康洪雷眼里,弓小宁是他见过的最迷人的蒙古族女孩。
康洪雷想方设法接近弓小宁,三天两头为她打水打饭,班上排练小品,他邀请她做搭档,还为她写下了一首120行的长诗:“你是4月的绵柳/我是柔软的春风/梳理你的长发/为梦想筑一个家……”火辣辣的情诗拨动了弓小宁少女的心弦,她这才认真审视康洪雷,虽然他长相并不出众,但多才多艺,有执著的上进心,是个令人放心的男孩。两个青春男女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这年7月,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
从艺校毕业后,康洪雷进入位于包头的内蒙古话剧团担任演员,弓小宁成为呼和浩特职业学校的一名音乐教师。康洪雷的父亲在内蒙古商业厅工作,母亲是毛纺厂的工人,经过接触,他们觉得弓小宁懂事、大气、善解人意,对她非常满意。
而康洪雷却在弓小宁父母那里碰了壁。1983年5月,康洪雷第一次去弓小宁家里拜见未来岳父岳母,弓家父母早就从女儿那里了解到康洪雷的情况,但对他不冷不热,康洪雷带来的马奶酒和荔枝罐头也被放在门外。弓小宁的父亲直言不讳地说:“你在包头工作,小宁在呼和浩特上班,以后你们要是结了婚,会面临两地分居的现实问题。而且你是汉族人,蒙汉通婚会遇到许多生活习惯的差异。”
康洪雷勇敢迎着弓家父母的目光,不卑不亢地解释道:“两地分居可以解决。你们放心,日后我与小宁结了婚,会变成半个蒙古人。”但不管康洪雷如何表态,弓家父母就是不同意女儿与他来往,他们没有留他吃午饭,客气地把他打发走了。
为了让弓家父母改变看法,康洪雷开始把自己当成一个蒙古人来生活,他苦练蒙古语,吃手抓羊肉,大口大口地喝奶茶。刚开始喝奶茶不习惯,康洪雷有时连胆汁都呕了出来,坚持一段时间后,他渐渐习惯了。
半年后,康洪雷再次来到弓小宁家,用熟练的蒙古语与弓家父母交流,和他们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奶茶。这让弓家父母对他刮目相看,一个汉族小伙子肯为一个蒙古女孩改变生活习惯,可见他的一腔痴情,他们开始在心里接受康洪雷。
毕竟婚姻大事关系到女儿一生的幸福。弓家父母开始通过种种渠道悄悄打听康洪雷的家庭情况,得知康家父母为人善良、家教严谨,康洪雷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都有正式工作,家庭条件不错,这让他们彻底放下心来。1986年10月,康洪雷和弓小宁在呼和浩特举行了婚礼,夫妻俩将家安在呼和浩特。
1988年7月,康洪雷与弓小宁的女儿康宁降临,因为夫妻两地分居,弓小宁肩上背负着上班、做家务、带孩子三座大山。每次从包头赶回呼和浩特的家,看见妻子左手抱着孩子,右手拿着锅铲炒菜,嘴里还哼着哄孩子的歌谣,康洪雷就不由得泪湿眼眶:妻子太累了,可她从未对自己有过怨言,自己为家庭付出太少了!
这时的康洪雷已经在内蒙古话剧团做了6年的龙套演员,事业的不如意,加上对家庭的愧疚,使他萌生了离开话剧团调回呼和浩特工作的念头。不久,康洪雷邂逅了多年的老朋友、内蒙古电视台的著名导演王新民,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导演了解康洪雷的才华,认真地对他说:“电视台正在招导演,你过来吧。”
这对康洪雷来说,无异于福音,他赶紧办理调动手续。因为话剧团不肯放人,康洪雷只得办理了停薪离职手续,被聘用到内蒙古电视台,成了一名临时工。
康洪雷虽然与妻女团聚了,但工作并不尽人意,他被安排到公共关系部工作。因为是外聘人员,他在电视台是名副其实的“二等公民”,像一截树桩,哪个部门缺人,他就被往那里搬,场记、剪辑、摄影、录音、配音……什么工作都干过,可他除了每月领取几百元的工资,没有得到任何福利。
1989年春节到了,单位那些有编制的正式职工都高高兴兴地领取了年终奖,大袋大袋地将单位发的牛羊肉和水果往家里搬,可康洪雷除了领取当月的工资,什么都没有。他踏着积雪落寞地回到家。弓小宁知道这些后,忿忿不平地说:“同样都是人,你做的工作比谁都多,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弓小宁咽不下这口气,决定去找自己担任自治区主席的亲舅舅,将康洪雷正式调进电视台。她买来烟酒,拉着康洪雷一起去拜见舅舅。康洪雷是个倔强耿直的汉子,最看不惯拉关系、走后门这档子事,他将烟酒扔在沙发上,堵在门口:“我康洪雷一不送钱,二不求人,一定要凭自己的本事调进电视台,你如果去找舅舅,我就和你离婚!”弓小宁知道丈夫的性格,坐在沙发上伤心地抽泣起来……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4年。4年后,康洪雷的处境不仅没有改观,反而每况愈下,根据当地的政策,最后电视台连工资都不给他开了。弓小宁承担起养家的重任,看着丈夫每天还夹着公文包,风风火火地上下班,就气不打一处来,夫妻俩经常为此发生口角。
弓小宁娘家有个亲戚做毛纺织品生意很赚钱,见康洪雷一家处境艰难,想拉康洪雷入股,但不需要他交一分钱股金。弓小宁把喜讯告诉了康洪雷,谁知康洪雷脸一板:“你少给我添乱,我对做生意不感兴趣,就喜欢干这行!”弓小宁恨铁不成钢,气得脸都白了:“天底下哪有像你这样的男人?这个家我也不管了,家里每月的开支和孩子的学费你来承担!”说完,弓小宁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
弓小宁在娘家住了一个星期,倔强的康洪雷就是不去接她。几天后,弓小宁的气消了,又担心康洪雷在家里吃不好、没人照顾,就带着女儿回来了。为了“讨好”妻子,康洪雷主动做了一桌饭,动情地对妻子说:“小宁,我知道这些年你吃了很多苦,也受了不少委屈,你放心,我就不相信自己一辈子总这样,等我处境好了,我一定好好回报你和孩子。”弓小宁经不住丈夫的几句好话,心里暖烘烘的,她想:既然丈夫痴迷于导演工作,自己就应该支持他,当初自己看中的不就是他执著的上进心吗?
8年的等待,终于迎来了曙光。1996年7月,整整四年没有领工资的康洪雷,凭着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调进了内蒙古电视台,成了一名正式职工。弓小宁紧紧拥抱丈夫,喜极而泣……
http://www.qzrt.com/gdb/2009-03/31/11-021_78a8c0726d3f4c10820b4b79a7843827.jpg
2009年3月5日,由著名导演康洪雷执导的大型抗战题材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上海、北京、江苏等地电视台同时开播,在全国掀起收视狂潮。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士兵突击》,再到《我的团长我的团》,康洪雷不断给亿万观众带来惊喜和震撼,也曾因此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导演奖。
康洪雷的妻子是一位普通女性,在康洪雷充满风雨坎坷的导演之路上,妻子一直默默地站在他的背后,以女性的柔情和隐忍成就了他的今天……
30多岁做“北漂”,“三年之约”见证艰辛
成为正式员工后,单位给康洪雷在呼和浩特新城区分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他不仅工资涨了许多,而且各种福利都能享受。有编制和没编制就是不一样呀!弓小宁非常知足,她将家装修得温馨典雅,与丈夫、女儿过着安逸平静的幸福生活。
康洪雷是个心气很高的男人,渐渐不再满足于电视台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在那8年炼狱般的岁月里,他不仅熟悉了导演工作的所有流程,而且还拍摄了《哭泣的胡杨林》、《草原说环保》等多部专题片,在内蒙古小有名气,被当地电视界称为“最具潜力的青年导演”。
康洪雷的梦想是拍摄气势恢宏、场面壮阔的电视连续剧,但在电视台永远无法圆梦,他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才华。王新民导演很支持康洪雷的想法,对他说:“要想在导演方面有所作为,你应该去北京,你看与你同年龄段的胡玫、王小帅、李少红,不都在北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吗?”一席话,让康洪雷热血沸腾。
1997年3月,出去闯荡的梦想已像海浪一样在康洪雷心头涌动,他鼓足勇气对弓小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弓小宁一听就急了:“你发什么神经,才过几天安稳日子,你又想出去折腾?你是不是烦我们母女,不愿意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康洪雷耐心向妻子解释:“我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这个想法由来已久,在电视台蜗居一辈子,我不甘心!”
见无法说服丈夫,弓小宁将康洪雷的工资卡、尼康相机藏了起来,甚至将他过冬的衣服都锁进箱子里。妻子的“封锁”反而坚定了康洪雷的决心。6月5日,康洪雷用提包装了几件换洗衣服,带着从同事那里借来的500元钱,就要赶往北京。在这种情况下,弓小宁只得打出女儿这张牌,在她的授意下,9岁的女儿抱住康洪雷的腿,哭着说:“爸爸,不让你走,我要你带着我去滑冰、吃肯德基。”康洪雷扭过脸,泪水流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康洪雷掰开女儿的小手,头也不回地走了。望着丈夫的背影,弓小宁哭了起来,想到丈夫只带了几百元钱,她追了出去。在熙熙攘攘的火车站,她找到丈夫,将2000元钱和羽绒服交给他:“在那边没人照顾,你凡事要多当心。”康洪雷揽过妻子的肩膀,哽咽着说:“给我三年时间,如果三年内,我的事业没有起色,我回呼和浩特陪你和女儿过安稳日子,再也不折腾了。”夫妇俩挥泪道别……
北京的生活成本比呼和浩特高得多,康洪雷租住在阜成门附近的地下室里,每天吃最便宜的馒头和素菜。凭着在内蒙古电视台积累的人脉关系,他四处找剧组毛遂自荐。就在这时,长篇历史题材电视剧《水浒传》在北京怀柔影视基地开拍,康洪雷找到执导该剧的著名导演张绍林,张绍林对康洪雷的才华有所了解,让他当了一名副导演。
名义上是副导演,其实就是管剧组的吃喝拉撒和群众演员,充其量是个后勤主管,拍戏的事一点也不与康洪雷相干,他心里不免感到失落。看着导演手持小喇叭在摄像机前指挥若定,康洪雷羡慕得不得了:什么时候自己也当上导演,该多好!
《水浒传》杀青后,康洪雷领到了2万元酬劳,除了留下2000元生活费,剩余的钱他都寄给了妻子,还在电话里骗妻子说北京机会很多,当个副导演很容易,剧组伙食不错还不要钱。弓小宁对丈夫的担忧渐渐消失。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康洪雷又相继担任《笑傲江湖》、《东方商人》、《燕子李三》等多部电视剧的副导演。在剧组,因为他生性耿直,敢仗义执言,没少受到排挤和白眼。在拍摄《东方商人》时,因为看不惯一位主角“耍大牌”,康洪雷说了几句公道话,对方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你算什么?导演都敬我三分,你有什么资格对我指手画脚?你要是以后能当导演,我就从楼上跳下去!”
康洪雷羞愤难当,正当他准备与对方交锋时,妻子打来电话:“洪雷,孩子这两天总拉肚子,瘦成了皮包骨;我爸爸的病情又加重了,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说着说着,弓小宁哭了起来。康洪雷心里很不好受,事业看不到曙光,家里又没有顾及到,他感到心灰意冷。傍晚,康洪雷落寞地站在立交桥上,望着街上的车水马龙,刹那间,他却大彻大悟:每个在北京街头奔走的异乡人都不容易,背后都隐藏着许多辛酸故事,自己受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信心一点点在康洪雷心头复苏,他迈着坚实的步伐回到地下室,决心将梦想坚持到底。
在那两年多时间里,康洪雷除了春节,其余时间都漂在北京,弓小宁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所有的家庭负担。女儿和家务已让她疲惫不堪,况且她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弓父1991年得了偏瘫,这些年来一直住在医院里。弓小宁的哥哥、嫂子在甘肃工作,康洪雷在内蒙古那些年,都是他给岳父喂饭、擦洗身体、剪指甲、洗脚,现在这些工作全部落到弓小宁身上,长时间的操劳让她心力交瘁。每次回到呼和浩特,见到消瘦憔悴的妻子,康洪雷都要难受好一阵子。
那几年,康洪雷对妻子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弓小宁还以为他在北京混得很好。1999年暑假,弓小宁在电话里告诉康洪雷:“我和女儿都放暑假了,到北京来玩几天,姨家的女儿听说你在北京条件好,要和我们一起过去。”康洪雷一听头就大了,却又不好意思拒绝:“那……就过来吧。”
为了不让妻子看出自己在北京的落魄,康洪雷找到一个好朋友,说妻子和女儿要来北京玩,想借他的楼房住几天。朋友答应了。
8月中旬,弓小宁一行三人来到了北京,见康洪雷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很是欣慰。那天,康洪雷去片场,弓小宁在家里看电视,这时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来收水电费,弓小宁悉数将钱交给对方。对方嘀咕了一句:“以前是另一个女人缴水电费,怎么突然换成了你?”对方无意的一句话让弓小宁心惊肉跳:难道康洪雷在北京还找了别的女人?
晚上,康洪雷回来了,弓小宁不依不饶地让丈夫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康洪雷知道,如果不说出实情,这个误会就无法解释清楚。当弓小宁知道丈夫所住的房子是临时借来的,他平时住在阴暗的地下室时,内心五味杂陈。为了不让亲戚看出破绽,给丈夫留面子,两天后弓小宁带着女儿和亲戚回到了呼和浩特。临走时,弓小宁流着泪对康洪雷说:“希望你别忘了我们的‘三年约定’。”康洪雷咬着嘴唇点了点头。
两场事故击垮硬汉,在妻子真爱中勇敢突击
在“北漂”这些年里,康洪雷以自己的真诚和质朴,结识了一大帮演艺圈朋友。著名导演张纪中对康洪雷尤为赏识,觉得他不仅敬业,而且有思想、有主见,是个难得的人才。2000年初,张纪中拿到了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剧本,他准备让康洪雷执导。可去找投资方时,遇到了阻力,对方认为康洪雷名不见经传,担心把片子拍砸了。张纪中一连换了5个投资方,才敲定由康洪雷执导。
终于有机会独立执导电视剧了,康洪雷既激动又忐忑不安。片子投资几千万,万一不成功,如何向投资方交代?想到这里,康洪雷信心有些不足,当天晚上,他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将自己的顾虑告诉了弓小宁。弓小宁给丈夫打气:“你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到哪里去了?这些年来,你一直在积淀,不就是期待着厚积薄发吗?我相信你能成功!”妻子的鼓励给康洪雷注入了勇气和信心,他决定背水一战。
2001年2月,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北京、湖南、江西等地电视台播出后,很多家庭老老少少围坐在电视机前,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弓小宁也和千千万万的观众一样,成了这部戏的忠实拥趸,每看完一集,她都要给康洪雷发短信:“父亲打儿子这个细节处理得好,我看着看着都流泪了。”“批斗这个场景不够真实,要是再渲染一下,就更妙了。”康洪雷在短信里和妻子饶有兴致地交流:“我兑现了当初的‘三年之约’,现在你还逼我回去吗?”“其实‘三年之约’只不过是给你一些压力,即使你不成功,我也会继续支持你的!”
《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康洪雷一举成名,他获得了15万元的酬劳。经济条件改观了,康洪雷从地下室搬了出来,在奥运村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这时,女儿康宁上初中了,想去国外留学。康洪雷和妻子经过一番比较,把女儿送到了新加坡。这样一来,15万元很快被折腾一空。
一炮打响后,很多投资方带着剧本找上门来,邀请康洪雷担任导演。此后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康洪雷又先后执导了《青衣》、《民工》、《有泪尽情流》等几部热播影视剧,他由此跨入了一线导演的行列,被评为国家一级导演。
这时的康洪雷已经与弓小宁两地分居8年了,在这漫长的8年里,妻子代他为父母尽孝,独自将女儿抚养成人,为他营造了一个稳固的后方。这些年来,他欠妻子的太多了!2005年7月,康洪雷抽时间回到了内蒙古,动情地对妻子说:“这些年你付出太多了,孩子也大了,该歇一歇了,跟我去北京生活吧!”的确,弓小宁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疲惫,她答应了丈夫的要求,很快在学校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随康洪雷来到了北京。
走进北京的住处,康洪雷亲昵地捏了捏妻子的鼻子,打趣地说:“这次我没骗你,房子是我租的,可不是从朋友那里借来骗你的。”一句话,让弓小宁辛酸的泪水流了下来。她动手给丈夫整理房间,看见衣柜里康洪雷那件天蓝色羽绒服还是10年前自己在呼和浩特给他买的,挂在阳台上那件白色背心已经很旧了,背上破了几个小洞,可他还舍不得扔掉,弓小宁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在家里过得苦,丈夫漂在北京又何尝容易?
与妻子住在租来的房子里,不仅每月要按时缴房租、水电费、煤气费,还要看房东的脸色,康洪雷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做梦都想在北京有套房子,这年11月,他和弓小宁商量:“要不我们先交个首付,在北京买套房子吧!”在北京生活几个月后,弓小宁发现自己并不能融入这个城市,她思念内蒙古的亲人,想念故乡的奶茶、手抓羊肉和茫茫大草原;而且康洪雷拍戏常常一走就是几个月,在北京举目无亲的她,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与北京比起来,她更喜欢内蒙古的生活,所以没有同意丈夫在北京买房的提议。
康洪雷知道,如果自己非要在北京买一套房子,妻子也不会反对,但北京一个家,内蒙一个家,他担心自己将激情和精力放在北京的家里,势必会冷落、疏忽妻子。于是,康洪雷尊重了妻子的意见。
2006年3月,康洪雷率领《士兵突击》剧组远赴昆明,弓小宁回到了呼和浩特。次年夏天,《士兵突击》在电视台播出后,创下了收视奇迹,这部没有女主角和爱情纠葛的电视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康洪雷也因此被评为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导演奖。在长沙领奖时,康洪雷说起妻子对自己的支持,几度哽咽难语:“没有妻子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的妻子!”弓小宁在电视机前看到这一幕,感动得泪光盈盈……
在康洪雷看来,北京是他拼杀的战场,内蒙的家是他休养生息的后方。在北京疲了、累了,他就会到内蒙古妻子为他营造的那个温馨小窝里,与妻子一起孝敬父母、拜访朋友,一起煮奶茶、做手抓羊肉。当他的信心像鼓胀的风帆,他又信心百倍地回到北京。
2008年4月8日,康洪雷在云南腾冲拍摄抗战大片《我的团长我的团》,从西安电影制片厂请过来的烟火师郭岩,在预演烟火时发生意外,被弹片击穿胸膛,抢救无效死亡,两名助手也身受重伤。一时间,康洪雷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死伤者家属的悲伤以及舆论的压力,让康洪雷不堪重负,他感觉自己仿佛也死了一回。
祸不单行。在时隔12天后的4月20日,剧组在拍“南天门战役”时,有一场戏是200多名群众演员要在“日军”的围追堵截下通过长桥,拍摄时长桥突然坍塌,所有群众演员都没有反应过来,纷纷掉到桥下,造成50多人受伤。两次重大伤亡事故,将康洪雷的信心彻底摧毁,他感到生不如死。
4月20日晚上,康洪雷在给弓小宁打电话时,只说了一句:“压力太大了,我实在承受不住……”就哽咽起来。弓小宁能够体会丈夫的心情,也一夜未眠。第二天上午,弓小宁火速坐飞机飞赴昆明,再转汽车到达腾冲。见到康洪雷,弓小宁心痛不已:丈夫两鬓竟有了白发,双眼红肿,面容异常憔悴,连走路都有几分蹒跚。妻子的到来,让康洪雷心里有了依靠和慰藉,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弓小宁也泪光盈盈,丈夫看似坚强的外表下,其实有一颗脆弱的心!
那些日子,弓小宁整日陪伴在丈夫身边,为他熬绿豆粥袪火,做清淡可口的饭菜。晚上拍戏结束后,弓小宁把剧组的演员请到康洪雷的房间里与他聊天,以转移他的痛苦。为了让大家能多待一会,弓小宁自己掏钱买来花茶、瓜子和花生,让大家边喝茶边陪康洪雷说话。不知不觉到了晚上11点,康洪雷困了,这时大家才离开,他很快就睡着了。
睡眠一好,康洪雷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为了让他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弓小宁请人将《士兵突击》里那句鼓舞了无数人的名言“不抛弃,不放弃”写在纸上,然后挂在康洪雷的床头。每天早晨睁开眼,一看到这几个字,康洪雷内心就陡生出一种力量。弓小宁鼓励他:“生活本来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从呼和浩特到北京,从龙套演员到著名导演,这些年来你经历的还少吗?有什么坎你迈不过去?”
不仅如此,弓小宁还发动女儿给康洪雷发短信、打电话。女儿在电话里动情地说:“爸,我14岁就一个人到新加坡读书,什么都要一个人去面对,我不是都在你的鼓励下挺过来了吗?我相信你不会倒下,因为你是我心目中坚强的好爸爸!”
妻子和女儿的安慰与鼓励,让康洪雷信心一点点恢复:是呀,她们说得对,在《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组,自己就是团长,如果团长都倒下了,那么多士兵怎么办?在家里,他就是妻子和女儿的顶梁柱,如果他一蹶不振,她们以后该怎么办?康洪雷坚强地站立起来,以满腔的激情,将《我的团长我的团》拍摄完毕。
2009年3月5日,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北京、江苏、江西、上海等多家电视台同时开播。看着战火纷飞的场面,康洪雷和弓小宁泪如泉涌,只有他们知道,拍摄这部战争大片经历过怎样的困难,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回首自己这些年坎坷的导演之旅,康洪雷感慨万千:柔弱的妻子就是他背后一棵坚强的大树,他会用男人的宽广胸怀和侠骨柔情一辈子呵护妻子,珍惜现在幸福的家庭,与妻子一起用心经营婚姻。康洪雷相信,他和弓小宁精心栽培的夫妻“合欢树”,必将在岁月的长河里越来越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加载中,请稍候......